当前位置:主页 > 纵横专题 > 哥本哈根“火热的十天” > 破解全球气候僵局
破解全球气候僵局
时间:2009-12-15 来源: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气候组织 作者: 被查看:


     技术毫无疑问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构建低碳未来的物质基
础。无论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怎样的谈判结果,无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可测量、可报告
和可核实的技术与资金支持会得到怎样的落实,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技术研发、创新、
示范与规模化应用都需要不断发展。这不仅事关气候问题的解决,更与未来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密切联系。各个国家也必须采取行动提高各类低碳技术的应用水平,并以更大的力度研发新一
代低碳技术及其技术组合,从而促进全球走上低碳发展的道路。
      作为破解全球气候僵局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气候组织发布《以技术构建低碳未来》报告可
谓正逢其时,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为世界的低碳革命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案。报告肯定了现有
技术的减排潜力,指出将排放控制在科学研究所建议的低碳水平之上是可能的,并建议了成本
有效的优先行动领域。此外,对于能够在长期实现深度减排的低碳技术,报告明确提出对研发
和商业化应用的需求,并为低碳技术的长期发展远景指出了方向。报告所提出的立足当前、展
望未来的技术发展战略路线图,对于各国制定其各自的低碳技术发展战略都具有借鉴意义。必
须指出的是,大规模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或许是高昂的,当前国际上的资金机制还无法满足发
展中国家对低碳技术的需求。
     中国的低碳技术发展战略,应当是一条在政府调控下基于市场选择的发展道路。政府调控
旨在解决技术创新链条上存在的市场失灵,营造鼓励技术创新(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
术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最终实现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提倡市
场竞争的目的在于利用市场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鼓励各领域的不同低碳技术展开竞争,最终
由市场来选择低碳技术的解决方案、降低其完全成本、并推进规模化应用。
     此外,中国还应当选择以国家责任和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战略,为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做出
实质性贡献。通过提出基于温室气体的人均历史累积排放量和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国家责任,是
对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深化和具体化。以强调历史、关注当前并放眼未
来的视角,构建以国际转移支付为主要特征的国际低碳政治环境,反对单纯把减排潜力作为各
国责任划分和行动力度的准绳。中国在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道路上必须深化市场化的改革,
以较高的市场竞争力水平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未来的低碳技术和产业形成
核心竞争力。

     全文下载:

     破解全球气候僵局——以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构建低碳未来

(责编:文纵小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