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选举观察报告就是对这次大选所做的个人观点的陈述。 一、新加坡选举的基本状况 1.新加坡以前的选举历史 从最近几十年来新加坡的选举历史来看,基本都是由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 控制了选举的结果,所以在新加坡的国会议席中基本上由人民行动党控制了席位,反对党一般只能赢得一两个席位,除了有微弱的声音表达外,对于政治决策没有任何影响。在上届的2006年的选举中,反对党在两个单选区(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 SMC)中赢得了席位,但在任何的集选区(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GRC)都没有取胜。为了保证执政党能够长期执政,新加坡政府还严格控制舆论和媒体,新加坡全国只有政府组办的媒体集团,控制新加坡的舆论。对于批评政府的反对人士一旦让执政党抓住问题立刻要搞得反对派人士家破人亡,例如新加坡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秘书长,也就是民主党领袖徐顺全为了达到扩大民主党影响的目的而对李光耀等领导人进行批评,则被法院判为诬告,并使徐破产。由于这些为了控制新加坡执政党的地位而采取的一些政治措施,限制了新加坡人民的政治权利,因此使得国际上普遍不认为新加坡是一个民主国家——尽管新加坡有人均四万美金的收入,已经进入发达国家水平。依据美国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在其每年所做的世界自由程度的调查中,就给新加坡在政治权利上的评分只是5分(最不自由的为7分),属于比较差的,不民主的。但在公民权上,新加坡则要好一些,可以得4分。实际上从新加坡的情况来看,由于执政党长期垄断政权,基本不开放政治权利给社会参与,因此可以称之为一党独裁(One-Party Dictatorship)国家,离像日本自民党这样的一党独大(One-Party Domination)体系还是有距离的,因为反对党基本上没有声音,也无法介入政治决策过程。但是随着新加坡社会结构尤其是人口的变动,新加坡的年轻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新加坡人的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他们普遍认为,执政党虽然在新加坡的执政中做得不错,但是也应该有反对党进入议会,也应该有不同声音在政治决策机构中出现,因此他们希望改变现状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满也越来越强烈。这样执政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由于长期执政所遗留的问题越积越多,人民越来越不满执政党垄断政权,人民想要表达独立的声音,不需要由执政党代劳,他们要自己进行参与,自己选择。在最近几年内这样的意见表达已经出现在各种媒体中,其中包括新媒体中表达出来。所以在这次选举前很长时间,许多人就预见到这次选举会发生重大变化,但到什么程度却难以估计。 2.大选中的政治冲突 这次选举中从4月19正式开始,当天政府宣布解散议会进行新一届选举,并规定了9天的选举期,按照规定在这9天中,各政党可以举行选举活动。选举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跟以往不一样的现象,在所有的27个选区(12个单选区,15个集选区),都有反对党组成的竞选团队和人民行动党进行竞争。新加坡的集选区以前分为五人和六人的集选区,这样反对党就要在每个集选区有五或六个人的竞选团队。在以前,这种做法对反对党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反对党由于难以组织起有效的竞选团队,因此往往在候选人登记当天,由于没有竞选团队在选区里进行登记,而由政府选举官员宣布由于因为没有竞选团队来进行登记而执政党团队自动当选。但是这一次所有的选区都有反对党组成了竞选团队,在选举登记日进行了登记。只是在李光耀所在的选区,由于选举官员宣布反对派组成的选举团队(由无党派反对人士组成)比规定的登记时间晚了而不予以登记,因此李光耀领导的执政党团队自动当选为议员。这样今年的选举一开始就摆出了和以前不一样的状态,反对党力量大增。 在竞选中反对党都组织了较强的竞选队伍并且将重点放在了集选区,集中力量组织了力量较强的选举团队要和执政党争一高低,他们在许多问题上批评政府的政策包括物价上涨,楼价上涨,政府官员的高工资高分红,教育政策,少数民族政策和国家安全法等等,他们对这些执政党的政策都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和抨击。从反对党举行的活动来看,尤其是工人党(Workers’ Party)所举行的集会活动,得到了大量人员的支持,集会会场人山人海,口号震天,气氛高扬。在最后一天工人党选举的集会中,到场的有五、六万人,可以说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场面。在反对党的批评面前执政党一直基本上处于守势,纷纷为自己辩解,强调不要相信反对党,他们会说不会做。执政党领导人,现任政府总理李显龙也就执政党执政中的问题向人民做了道歉,并保证要做的很好,要关注民生问题。显然,新加坡虽然有很高的国民收入,但是仍然存在着很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也存在民生问题,这些就成了选举中反复辩论的重大问题。这样一来新加坡2011年的选举就成了有史以来新加坡竞选最激烈的一次。 3.选举的结果 5月7号是投票日,投票从早上八点开始到晚上八点结束。各个投票站都有各政党派出的代表监督投票的过程。投票结束以后,各投票站的票立刻集中在每个选区的点票中心,进行点票,然后汇总,交由国家选举局宣布最终结果,遇到票数很接近的结果则自动进行重新点票,这是个比较公平而且制度化的过程,没有任何关于操纵投票站和点票过程的报告,证明新加坡的选举制度是完善的、法治化的。点票陆续到十一点才结束,根据最终结果,在87个国会议员席位中,执政党取得了81个。反对党中的工人党取得了两个选区的胜利,一个是单人选区,一个是集选区,共得6票。虽然反对党总共只拿到6票,但是在新加坡民主发展的历程中却是重大的突破,如果用工人党领袖刘程强的话讲,这是“里程碑”式的胜利。从总的票数上看,执政党得60.14%的选票,反对党拿到了近40%的选票。比上届结果的执政党得66.4%选票来看,执政党丢掉了高于6%选民的支持。在此次工人党获胜的阿裕尼集选区,工人党上届选举的得票率为43%左右,这届得到了54.71%赢得了胜利,得票率增长了11%。在其他地方选区反对党也都得到了选民较多的支持,工人党的得票率达到了46.6%。其它反对党的得票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民主党的得票率也有10%以上的成长。从这个选举结果来看,虽然执政党保住了继续执政的地位,但是反对党却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因此许多媒体和学者认为这次选举是反对党的重大胜利。新加坡的集选区制度,当初成立是为了保证少数民族的人能够进入国会,是个保护少数民族权益比较好的办法,但是在实际的选举中这种集选区制度却成了执政党保住席位而防止反对党进入议会的有效制度,许多反对党由于不可能在集选区提出五到六名的反对党成员组成一个竞选团队,因而在候选人登记阶段就自动放弃,这一次新加坡工人党集中全部精英在阿裕尼集选区进行了破釜成舟的决战,结果取得了新加坡政治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二、新加坡选举结果产生的原因 1. 新加坡社会转型 这一次选举之所以反对党取得了重大胜利,是因为这五年来有许多年轻人变成了选民,他们倾向于有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希望社会走向更多元更开放,因此这些年轻人中的绝大部分将选票投给了反对党,这是新加坡社会转型对政治产生的根本性影响,年轻人希望生活在更开放更自由空间,而不喜欢李光耀、吴作栋等这样的老政治家,一味的训斥老百姓。新加坡人认为那种老百姓只要关注生活好、关注经济好,政治交给我们政治家来办的老调语言为一种养猪政治,这是老式政客的言论,已经不适合现代政治了。虽然新加坡执政党知道社会的这个想法,因此让李光耀在选举中闭上了嘴,没有给他多少讲话的机会,但是仍然让李光耀、吴作栋这样的资政级的前领导人领衔参与了集选区的选举,但是在整个的选举过程中这样的老政治家其实已经不为年轻人喜欢,他们的有关专制的讲话和形象,让新加坡的青年人比较反感。吴作栋参加的集选区的得票率只有56.65%,算是选民对他们的看法。 2. 新媒体的作用 新加坡的媒体为官方媒体,电视台和报纸都是由政府办的,在以往的选举中这些媒体基本上只报道执政党的活动和他们的讲话,而很少报道反对党的活动和反对派的讲话。但是在这次选举中新加坡的报纸上却出现了大量的对于反对派领导人和反对派竞选团队的活动报道以及他们批评执政党政策的讲话,这些报道虽然在报纸后边的版面,但是有时是整版的报道,对选民的影响很大。在新加坡的媒体上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新加坡的传统媒体在选举中对于反对党的大幅报道之外,新媒体也就是facebook,twitter社会交往媒体等都成了选举中选民和反对党竞选互相联系和选举的工具,尤其是年轻人用的更多。对新加坡媒体有研究的学者和新闻人员在选举中曾经召开了媒体在选举中的作用讨论会,会上的学者认为在新加坡本届的选举中新媒体基本上是站在反对派一边的。新加坡反对党国民团结党(National Solidarity Party)推出的一个候选人佘雪玲(24岁)在选举中成为新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在网络上一路窜红,成为选民热捧的对象。这些新媒体在选举中的作用显现的非常强大,而这些都是对反对党有利的。虽然包括李显龙在内的执政党也在运用新媒体,但是作用远没有反对党的大。] 3. 执政党的态度 执政党在选举中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是一个继续气势汹汹威胁群众保持一个严肃面孔的执政党,还是一个保持改革开放态度的执政党对选举有很大影响。对于前者新加坡人往往会想到那些老的领导人的态度,但在这个选举中在执政党领袖李显龙的领导下执政党采用了开放改革的心态面对这个选举。新加坡政府从去年开始就提出了选举制度的改革,有意的通过选举制度的改革让反对派能够有所表达他们的意见。 这些改革措施包括了如下的内容:一是将选区重新进行划分,将原来的9个单选区增加为12个,去掉了3个六人的集选区,只保留了2个六人的集选区,新加了几个四人的集选区;同时将原来的非选举产生的议员数量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9个,也就是至少可以有9个反对党的人进入没有投票权但有讲话地方的议员席位;增加了在投票日前一天为选举冷静日的新办法,在这一天所有各政党公开的竞选活动都必须停止,但是网络上的竞选活动可以照样进行;另外他们在选票上也进行了改革,增加了连续号,这个办法可以减少选举的作弊,使选举更加公平。这些选举制度上的改革,一般来讲是于反对党有好处。这种办法对于社会的更加开放,对于选民敢投反对党的票也是有帮助的。从这些改革措施来看,实际上新加坡执政党领导人已经认识到要通过这次选举,让社会更加开放,要让社会有更多的声音反映到议会中。李显龙曾经在选举中几次讲这个选举的结果将会导致产生新加坡政治的新局面,就是一种开放的表态。这些新加坡执政党的开放和改革的心态,使得选民们在选举中多多少少改变了害怕支持反对党的局面。反对党在选举中经常号召选民不要害怕,要勇于投票。反对党也不断的强调选举是秘密投票不要害怕,选票上增加序列号也不会导致政府能够追踪到投反对党的选民。所以从选举的结果来看,执政党的开放的态度以及新加坡社会的转型使得更多的新加坡选民可以投向支持反对党的选票,而不至于担心受到执政党的报复。 4. 反对派的策略运用 新加坡反对党派有很多,而且历史也悠久,在历史上人民党(People’s Party)曾经在议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席位。但后来反对党一蹶不振,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选举中没有取得更多的结果。面对着新加坡社会的转型,此次选举新加坡各反对党都认识到历史的机会终于来了,对于反对党来讲,如果组织的好,策略运用得当,可以获得选举的胜利,拿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席位,改变新加坡的政治结构。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反对派策略运用和组织工作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他们仍然组织得不够好,仍然有匆匆上马的感觉,但尽管如此,新加坡反对党在这次选举中却有一些比较好的策略的应用。新加坡工人党此次在三个集选区推出了竞选团队,但是他们最主要的竞选团队也就是A队,集中在阿裕尼选集选区,工人党上次在这个选区的选举得到了大约43%的选票,此次选举工人党的领袖刘程强(秘书长)放弃了他在后港单选区二十多年的议员稳定基础而破釜沉舟投入到阿裕尼集选区,这个选区集中了工人党的秘书长、主席(林瑞莲)等原来有过议员资历的人员和工人党最有人气的人员,进行殊死一搏,结果赢得了54.71%的选票,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一下子拿下了5个议员席位。他们的胜利对于执政党来讲是一个重大失败,三个部长其中包括外交部长和一个第四代领导核心的人都落选。所以从工人党的策略来看,集中所有的精英于一个选区获得了成功。但是对于最有可能赢得另外席位的其他反对党来讲,例如人民党也采用了这样的办法,人民党的秘书长詹时中也放弃了驻守27年的波东巴西单选区,而到碧山—大巴窑集选区一搏,但是结果是由他夫人替他出征的原选区的选举以114票落败,自己的团队也没有成功。这可能与人民党领导人青黄不接有关,詹时中本人在选举中显得老态龙钟,缺少对选民的吸引力。对于长期在新加坡进行反对活动的新加坡民主党来说,由于党的领导人徐顺全在司法官司中打败,被判于破产,而不能有被选举权,因此民主党派了一个主要由新人组成的两个竞选团队,同时要赢得两个集选区和两个单选区的席位,但是这个缺乏领导人出面竞选的党再加上精英力量分散的做法没有成功,虽然从总的席位来看,支持民主党的投票在两个集选区都比上年增加了10%以上,但是最终和执政党的差距仍然比较大,而没有成功。所以从反对党的人员组成和领导人选举策略的运用来看,反对党取得一定的胜利是可以的,但是要想取得更大胜利,目前还远远不够,但是有40%投票率的反对党却可以在未来新加坡的政治转型当中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三、选举对新加坡政治的影响 1. 人权和公民权的提高 这次选举中不仅是新加坡政治的一个重大变化,而且对新加坡的公民权来看有个明显的提高,这个提高有可能提高新加坡的人权水平。在这个选举之前就有国际组织评价新加坡的人权水平已经在提高。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新加坡选民在选举中不再害怕选举会被政府加以报复,因此投下了勇敢的一票,结果导致了新加坡政治的突破。新加坡公民权的水平和法治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是新加坡政府过去在选举制度上的问题,使得新加坡公民权的提高遇到了问题。虽然新加坡有反对党的存在,但是在以前提到反对党时候,新加坡人还感觉到害怕,需要躲避。但是在这次选举中,许多公民都公开表示,自己是支持反对党的,支持反对党的选民感到骄傲,反而是支持执政党的选民要有所回避,这是社会对政治转变的重大变化。从现实政治来看,民主和人权的提高是互相支持推动的,人权的提高,使得公民敢于投下勇敢的一票,而民主的发展又改善了人权的环境,使得公民权有更大的提高,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其实台湾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新加坡此次通过民主发展的提高,也会进一步提高新加坡的民权,使得新加坡的社会更加自由,更加开放。 2.党派政治的逐渐成熟 新加坡的党派政治由于执政党利用各种制度优势和法律优势,一直处于独裁地位,称为一党独裁完全是可以的,但是这次选举之后,由于反对党进入议会的人员增多,社会媒体态度的转变,新加坡公民社会和公民权的继续发展,将会结束新加坡一党独裁,而进入一党独大的局面,有可能出现议会政治。虽然这离工人党在选举时提出的要实现“世界第一国会”的距离还很远,人民行动党仍然控制着议会的绝大多数,在决策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却有可能会出现真正的议会政治。另外,执政党在选举中的总投票率只有60%,是靠选举制度保住了地位,而40%的社会力量反对是可以制衡执政党的。这样新加坡的政党政治格局就要发生重大转变,反对党的席位虽然不多,但是由于社会的支持和新媒体的作用,反对党的声音实际上起到的作用会比较大,这对于新加坡的政党政治会有很大影响。新加坡的执政党再想象以前那样无所顾忌的制定一切政策是不可能了,它一定要尊重社会,尊重反对党的意见,所以反对党的席位不多,可能可以起到一定的政党制衡作用。 3. 政治转型的加快 新加坡的这次选举虽然反对党只赢得了6个席位,但是却赢得了40%的选票,这样的结果将会推动新加坡政治转型的加快。新加坡应该是个法治社会,这是有历史传统的,现在再加上选举民主,再加上一个日益强大的社会和公民权利的提高,这对新加坡政治的转型是非常有利的。毫无疑问新加坡政治转型的方向将会是向一个更加民主更加自由的社会发展。经过选举之后,反对党可能会出现整合,一些没有任何成果的反对党可能会分裂,也可能会解散,也可能会和比较强大的反对党整合,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几个比较强大的反对党,而社会也会通过这个选举更加加大对反对党的支持,这些都会使得新加坡政治转型加快。同时涉及到选举的有关制度和法律也有可能出现重大的调整,例如40%的选民支持的反对党只能得到很少的6张国会议席,这就不能在议会中真实的反映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另外新加坡集选区这样的选举制度,虽然帮助了执政党,但是在另外一面,对执政党可能会有很大的伤害。比如这次阿裕尼集选区的失败所导致的对执政党来讲的严重的政治结果,也可能会使执政党考虑改变选举制度,既保持集选区可以让更多少数民族参政的渠道,也要让新加坡的精英能够继续进入政府,这种选举制度的改革当然要经过社会的同意,因此这也有可能加速新加坡政治的转型。 总之,经过这次选举,新加坡新一代领导人开放开明的态度已经表现出来,例如李显龙领衔的宏茂桥六人集选区执政党得到了69.33%的选票,比上届提高了3%,这种不降而升的结果表明选民对李显龙开明开放态度的支持。而新加坡老一代政治领导人在选举中的表现,有可能加速新加坡政治代际更替的速度。这些都会加速新加坡政治的大转型。我们有理由看到一个自由公平民主的新加坡很快的在亚洲出现。 四、新加坡大选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1. 对新加坡模式的解读 从中国报刊学术研究的资料中可以看到,中国的许多官员和学者大量的到新加坡考察,并总结出新加坡模式加以大力的赞扬,认为是中国可以效仿的模式。新加坡领导人也成为中国领导人愿意见到的国际领袖,亚洲价值观和新加坡模式成了中国加以大力称道的东西,充斥了中国的媒体。按照他们的解读(公开的或内部的),新加坡模式可以包括四点:第一,新加坡以发展经济为主,人民有很高的生活水平,人民很满意政府的表现;第二,新加坡保持了一个清廉的政府,新加坡政府反腐败很认真也很有成效;第三新加坡有一个严格的法制体系,老百姓听话,政府也严格执法,因此犯罪率很低;第四新加坡没有民主,也不需要民主,选举只是表面文章,从而执政党可以长期稳定的执政,而不必顾虑失去政权。因此依照这些观点,新加坡模式就变成了虽然没有民主,但是也可以有效的维持执政党的长期执政,老百姓也很满意的社会政治发展模式,核心的含义就是只要经济发展,没有民主是可以的。但是以上的这些解读是对新加坡模式的误解,从现象上来看,上边四点都正确,但是有另外两点却为中国学者和官员所忽略,或者是有意的忽略,或者根本没有看到。这就是:新加坡的法律不仅是对老百姓的,也是对政府的,政府也要守法,不得超越法律,因此新加坡所实行的是法治(rule of law),而不是中国所乐意见到的法制(rule by law);在此之外,新加坡还有一个相对比较高的社会公民权,他们可以自由结社,也可以组织政党,虽然执政党会给一些麻烦,但是从法律上讲,执政党不得干预,他们也可以有充分的信仰自由,也可以有迁居和工作的自由,而法律是保护这种公民自由的,因此新加坡有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正是有了这个比较充分的公民自由权,新加坡才有可能在没有选举民主的前提下维持了很长时间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个东西和前边的四点加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新加坡模式。这个模式虽然缺少选举民主,但是新加坡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可以免于政府的干扰,可以发展自己的所认为愿意做的事情。 2. 两步走的中国发展模式 从新加坡大选的结果和新加坡发展的历史来看,新加坡的政治发展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组成了所谓的新加坡模式。第一步是在法治的条件下给公民社会较大的自由权去发展公民社会,第二,在有比较充分的公民自由权上推动选举民主实现,推动民主的发展。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新加坡政治发展路径。因此对于中国来讲,要真正学习新加坡模式,中国也应该考虑建立两步走的政治发展战略。第一步就是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给公民更多自由权,例如结社、信仰、游行,表达意见的权利,并且建立法治体系保障公民权利,防止政府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并且要完善和发展目前的基本选举制度,主动推动基层政府领导人的选举。第二步,在经过一定的公民社会的发展之后,开放高层的选举权,例如省市级人大和省市长的选举,再到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这样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既符合政治稳定,也能使得社会繁荣,这就是从新加坡选举中得到的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