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观察·焦点 > 崔卫平:政治的空间与政治家的时间
崔卫平:政治的空间与政治家的时间
时间:2010-09-16 来源:《时代周刊》 作者:崔卫平 被查看:

 

 

  温家宝总理820深圳讲话,强调“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可以看作是一个面向社会的吁求,而不仅仅是朝向体制内部的举动。

 

  这项改革的核心,温总理说得很清楚:“要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显然,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只是来自体制内部。改革的目的,是想将一些人手中较少受限制、有时候是几乎绝对的权力,变成相对的权力。

 

  尽管这是一个十分合情合理的要求,但是实行起来难度非常之大。听上去它只像是一个宏伟的梦想——假如不是“与虎谋皮”,至少也是“虎口拔牙”。许多年了,这个“结”陷入无解。人们因此而持观望或者悲观的态度,这是有理由的。

 

  在某种意义上,温总理这次讲话可以视为“破局之举”。在深圳这个地方提出问题,意味着从体制内部的种种羁绊中抽出身来,同时转过身去,直接面向社会,将问题直接交给社会,让社会听见和看见,并由社会来选择和承担。

 

  因此,温总理的这番话,既可以看作政府对于整个社会的承诺,也可以看作对于全社会的有力动员:“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坚决惩治贪污腐败;要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特别是要保证司法公正,重视保护和帮助弱势群体,使人们在生活中有安全感,对国家的发展有信心。”

 

  说是“承诺”,其中就有信心在。没有信心的虚无主义者,他肯定不想承诺什么。承诺同时意味着愿意接受社会的监督。越是公开的,就越是政治的。同时,既然话说出口,就要想方设法加以落实。“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说是“动员”,表达了对于社会的信任。是愿意回到社会当中,与社会发展共同地带,分享社会的共同语言。有人说温总理的讲话中其实没有多少新意。是的,那是因为其中吸取了许多人们已经广为认可的社会共识,许多表达人们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都遇见过。

 

  而回到社会的做法,正是回到了政治本身。政治不应该是少数人的政治,不是掌权者的政治。政治的领域是广大社会的领域,是去整合社会中存在的不同的利益、身份、族群、思想等方方面面,缩小他(它)们之间的差距和裂痕,而不是少数人将全社会拉向自己非要去的那个方向,而这往往是自身利益。

 

  回到社会、以社会作为支撑,这意味着开启和发展了新的政治空间。除此新空间的意识之外,温家宝总理的这份讲话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那便是时间的维度。短短的讲话中同时运用了三个时间框架:第一,“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宝贵经验”;第二,“资本主义国家两三百年”走完的历史进程”,第三,“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因而,这是一份充满时间感的讲话——既尊重时间的积淀,比如“大胆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同时也准备响应由许多积淀而带来的转折和转机,强调“我们站在一个新的伟大的历史起点上”。政治家有时间意识,是值得欢迎的。

 

  时间是个好话题。一切都只是在时间中存在。在时间的某一刻上,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而在时间的另一刻,我们终将离去,如同昙花一现。这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智慧的人都会想到如何延长自己的生命。即使当自己不在场的时候,也希望自己的生命以另外的方式能够延续。实际上这也是生命的一份承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接受了这个世界的馈赠,当我们离开它,也希望能够留下什么。财产、著述、骨肉儿女,都是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延续的方式。这些其实也都是贡献,只有贡献才能够留下来。

 

  政治家也是如此。他们手中的权力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同样也是这个世界的馈赠,这是一份更加贵重的馈赠,一份更加沉重的答卷。与常人不同的是,当他们离开权力,离开这个世界时,馈赠的沉重反而加重起来。他们能够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呢?如何延续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的权力以及影响呢?

 

  他们的遗产会既留在这个世界当中,也留在人民的记忆当中。而记忆是人们的自由选择,不可强求的。他们只会记住和称颂那些为民族的未来做出真正贡献的政治家。这些政治家与这个民族其他智慧的人们一道,像黑夜中的星星,指引这个民族继续前行。

 

  因此,政治家不仅活在现在,他也同时活在未来。他在未来的意义,决定了他在当下的意义。对他们来说,永远有第三只眼睛在注视着他们,那就是明天。如此看来,安排一个良好政治秩序,比安排自己的人掌握权力,要重要得不知多少倍。因为你所安排的那些人,他们最终也要离开这个世界。

(责编:YeLin)
顶一下
(4)
66.7%
踩一下
(2)
33.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