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中石油是赢家之一。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外国人谈论中国复苏的经济最经常重复的话是这样的,“也许北京找到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方呢!”这种说法隐含的意思就是由国家领导的威权化资本主义也不是那么坏嘛。 好吧,我同意国家资本主义对赢家——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说当然不那么坏,但是对输家来说呢?我现在脑海里浮现的是一群你可能不会特别同情的人,中国富有的(或曾经富有的)私人企业家。这些年来,我见过农民石油大亨、煤老板、私人航空公司总裁和房地产开发商,他们都是对国家资本主义的缺陷感到后悔的人。他们的故 事大异其趣,但结局都一样:能赚钱的资产最后都落到了政府的手上,私人的风险承担者是输家。 《纽约时报》昨天也谈到了这一话题,两位《福布斯》的“中国追踪”栏目的贡献者也发表了意见。无论所谓的中国模式是否值得嘉许,对国有企业的一面倒已经深入到中国内部的方方面面,在过去的18个月里,在经济主要是依靠国家引导的投资和贷款来恢复元 气和重新繁荣的时候,这一点比过去更为紧急了。在中文里,这一现象被称为“国进民退”,而这一词组在企业家们的眼里,正在成为一幕幕只输不赢的财富传奇的收尾专用词。 在2004年,当我作为《巴尔第摩太阳报》的记者,接触到中国的私人资本家的时候,他们的阵痛让我感到惊奇。私人的油田就这样被中国西北部的陕西省政府收回国有,过去一直在贫困的、不发达的地区讨生活的上万名的农民,把他们全家的积蓄都投入了几千口油井中,这是政府允许私人钻探的少有的例外。 当 不同层级的政府机构为私人油田争论不休的时候,这变得复杂了——北京命令地方官员将油井重新国有化,以配合国家的最大的石油供应商中石油。但这么做产生了一个确定无疑的结果:农民们不能再保有这些使油田。在2004年,新华社的官方消息这样说:“之前石油只能让一小部分人变得富有,现在,石油可以给所有的人带来财富。” 利润可以从“一小部分人”手中(私营企业家)转移到“所有人”手中(国家),实现这一点的方法不胜枚举。互联网可能是私营企业最繁荣的重大例外领域了,但即使是在互联网行业,象腾讯这样的企业也很难从大型国有无线运营商,如中移动和中国联通那里分得一杯羹。这两家企业有的是捞取丰厚利润 的寡头垄断权力。当煤老板们从世界上最致命的行列中变得富有但恶名远扬的时候,政府以表面上的安全名义强制性地关闭私营煤矿,把它们合并到国有大型企业中。 当企业家们为私人航空公司的起步而豪赌千金的时候,这本来就是一场艰难的开局了,他们不得不在所有可能的地方与国有经济的受益者竞争,比如为了飞机而融资的时候,为了航班和航线,为了给飞机加油,为了雇用飞行员等等方面。春秋航空公司的创始人和CEO王正华去年告诉我,2008年,他不得不向国有航空公司支 付了1亿人民币(将近$150万美元),只为了雇佣30名飞行员。“我们为某些飞行员支付的成本是400万。这就好像把400万打了水漂。”他说,“国有企业不喜欢我们挖角他们的飞行员。我们不希望与国有企业把关系搞僵。” 事实上,私营企业家最好的方法是呆在由国有企业占主导的行业里,不要做大,这样的行业有许多。“我们的原则是不给国有企业找麻烦,他们也就不把我们当作竞争对手,”均瑶航空公司的总裁王均金这样告诉。“不要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要让他们认为你想把他们挤出市场。你不能踩着别人往上爬。”这和你能在商学院学到的资本主义信条不大一样吧。 在以上情况中,在没有融资的情况下要扩张都是很艰难的,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借 款给私营企业的方面做得非常糟糕。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这一点变得尤其明显:当国有银行在全球登上了头版头条,各种报导都着眼于他们大手笔借款给国有企业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私营企业正面临着破产、绝望到要求助于高息放贷的地下钱庄中国银行的董事长肖钢上周解释了这个扭曲但由理性驱动的银行放贷体系的运作。他在《天量放贷不要怪政府》一文中说: 中国的银行在扩大贷款构成的时候,当然会考虑到规避风险的问题,重点就会集中在向大型国有企业放贷。这些国有企业通常在它们的领域内占有垄断地位,在行业内处在优势位置,并且能获得半官方的信用评级。 换言之,银行们认为大型的国有企业不会破产,让贷款有去无回。这并不是说他们大到了不可能失败的程度。而是它们已经与政府融为一体,因此不可能失败。这就是为什么又一家在挣扎的私营航空公司,OKay航空的总裁告诉我说,“国有企业这样嘲笑我们‘是啊,我们是政府的公司,当然政府会帮我们。’”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控诉中国的金融体系,或是任何模式—我们都知道美国的金融体系也正在努力克服自身的问题。北京的政策制定者已经严重依赖于他们的的体系,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时候为国内经济增加动力,到目前为止这一方法还是奏效的。 但是我心中的疑惑也和另外一些人,包括黄亚生提出的问题一致,要理解中国的混合经济,你需要读的一本书就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中文摘要),黄是这本书的作者。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政府为帮助私营企业成功而不是失败做得更多的话,中国的经济会不会更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