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我们应该感谢波兰尼,应该感谢斯蒂格利茨,也应该感谢所有从左派学术思想中汲取灵感的知识分子。他们「揭穿了自由市场的神话」fr,打破了「市场万能论」的迷信。姑且不论这样的神话和迷信是不是在中国大地上时不时显灵或具有蛊惑力以致给中国民众带来大苦难和大悲剧,但所有除魅的论说至少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即一个自由市场的正常运作需要一个公正的政府。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内含^一个制订并执行公正游戏规则,并且促进公平之结果的政府。因此,如果市场经济的中国推崇者依然希望中国的大转型继续沿^自由主义的道路向前,并坚信思想尽管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力量但依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他们必须首先在智识上面对如下的挑战,即发展出一整套国家理论:探究与市场经济体系运作兼容的国家,与那些不兼容国家,究竟有何实质性的区别?国家转型理论:探究在一个从极权主义走出来的国度,其政府如何实现从行政型国家向规制型国家的转型,其中会遭遇到何种路径依赖?国家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探究在一个市场经济制度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政府行动与市场力量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探究在一个市场制度作为基础的国度中,政府行动与社会力量如何相互增权,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当中国的大转型依然在前行,并且「演化出一些照顾穷人和社会底层的人(the disadvantaged)的办法」fs,也就是开启了波兰尼所谓的「双向运动」的时候,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不是政府对社会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干预是否必要或必需的问题,而是中国的政府朝^哪一个方向来推进福利国家的建设,同时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政府)—社会—市场」的三角关系如何发生演变。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再加上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因素的作用,将影响^中国大转型的走向。 注释 1 波兰尼(Karl Polanyi)着,冯钢、刘阳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此中译本根据该书英文出版社(Boston, MA: Beacon Press)2001年的扩展版译出。该书英文首版于1944年,并在1957年再版,之后曾多次重印。 2 哈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着,滕维藻、朱宗凤译:《通向奴役的道路》(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内部发行〕);哈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着,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bpcnfrfs 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前言〉,载波兰尼:《大转型》, 页1-9;1;1;6;6。 49bmcocs 波兰尼:《大转型》,页219;219;267-68;211;218。 5 把思想以光谱的方式分为左派右派,毫无疑问是一种简化。尽管有不少人以不屑的口吻称之为「贴标签」,但是为了描述方便起见,本文很难避免使用这样的标签。其实,我们在讨论思想文化之时所使用的很多词汇,例如社会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极权主义等,何尝不是标签?被这些标签所标识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当然不是整齐划一的。简言之,左派中嵌有众所标识的右派思想,右派中也嵌有众所标识的左派思想,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6 顺便说,在中国,「内部发行」的图书如何改变了当代中国的思想学术界,并间接推动了中国的大转型,这样一个极其富于故事性和重大意义的社会史题目,怎么没有引起博士论文作者们的兴趣呢? 7 有博客名「从社会学求知」的网友发现,中国最早向国人介绍波兰尼的学者是潘光旦,他在194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认为波兰尼的伟大贡献在于批判了「经济命定论」,确立了「社会命定论」,并且将哈耶克与波兰尼进行了对比。潘光旦写到:「近人有反对计划经济的,为的是怕它成为一条新的奴隶之路,这种恐惧的心理虽没有根据,却最足以证明在此辈不求甚解的眼光h,一般的经济命定论依然有它的很大的威力;试问,计划经济如果由人发动,由社会发动,而不由经济发动,奴隶之路的过虑不等于杞人之忧天么?..濮氏〔即波兰尼〕认为在计划经济之下,我们对于自由的质量,可以求仁得仁,了无遗憾。」参见潘光旦:〈文明往哪h走——一个讨论会的述评〉,载《潘光旦文集》,第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32。看到这样的文字,真不免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8 参见格罗斯(Paul R. Gross)、莱维特(Norman Levitt)着,孙雍君、张锦志译:《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关于科学的争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bkcp 参见布洛克(Fred Block):〈导言〉,载波兰尼:《大转型》,页15;25。 bl 当今国际政治学界中的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并不是中国大陆学生必须要学习的所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此注明。 bn 记得丁学良教授曾经在一篇文字中感慨,在从事社会学的教学中,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对韦伯的「理想类型」究竟是甚么很容易理解,而没有这类背景的学生,尤其是中国式社会科学和人文学背景深厚的学生,对「理想类型」的理解总是与他的理解相去甚远。 bo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是一位化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通过对自由市场的观察,挖掘出市场与科学以及经济学和科学思维的共同点。由此,他为自由主义的科学哲学奠定了基础,并对日后科学哲学的发展,尤其是库恩(Thomas Kuhn)和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对「自发秩序」的阐述,成为哈耶克市场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石。世界就是如此奇妙,当今政治经济学界左右两大思想阵营,居然在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找到了思想的泉源。此外,迈克尔.波兰尼的儿子曾获诺贝尔化学奖。 bq 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页10。 br 在2010年的上半年,中国发生了一件众人津津乐道的事件。某电视台的一个征婚节目因部分女嘉宾狂喷拜金言论而爆得大名。尽管节目主持人不断试图以调侃、幽默的方式质疑并试图「纠正」「拜金女」的价值观,但是节目依然遭到来自社会(包括网民)的批判狂潮以及要求政府干预的呼吁。政府自然顺从民意,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规制,要求这类节目中的征婚者不得谈论收入、房子、车子。首当其冲的电视台马上进行了「整改」,而另外一些电视台干脆停播了所有征婚节目。民众在电视机前终于耳根清净了,可爱的「河蟹」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bs 弗尔德瓦里(Fred E. Foldvary)着,郑秉文译:《公共物品与私人小区——社会服务的市场供给》(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bt 参见Sherman Folland, Allen C. Goodman, and Miron Stano, The Economics of Health and Health Care, 3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1997), 201。 ck Henry B. Hansmann,“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Yale Law Journal 89, no. 5 (1980): 835-901. cl 萨拉蒙(Lester M. Salamon)着,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cm 美国政治学家奥斯特罗姆正是在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情形下,由于提出了公共事务的小区治理之道,而成为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大师,并因此以一位政治学家的身份在200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家。参见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着,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cq 即便是共和国权力等级体系中位阶第二高的人物,不仅没有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而且连自己的生命权都难以捍,在身亡之时甚至衣不遮体。 cr 研究波兰尼的学者非常热衷于在兄弟俩的思想中挖掘出共同点,这的确是饶有兴味、意涵丰富并且将会硕果累累的工作。但是,我很希望表达一个刊发,兄弟俩的差异点,至少对于中国人来说,绝不是无足轻重的。他们的差异,但从他们两人对苏联的评价,就可略见一斑。 ct Tony Prosser, The Regulatory dk 参见Steven K. Vogel, Freer Markets, More Rules: Regulatory Reform in Advanced Industrial Countri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顺便说,此作者就是中文读者所熟悉的傅高义(Ezra Vogel)的儿子。 dl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Reviews of Regulatory Reform — dm do 张维迎主编:《中国改革30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dp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苏海南的观点。 dq 布罗姆利(Daniel W. Bromley)着,简练等译:《充分理由:能动的实用主义和经济制度的含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页3。他在同一页中还写道:「体会到市场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结构体系相配合会很令人惊讶。」顺便说,这位学者无论是与波兰尼思想的继承者还是西方所谓的「学术左派」,都没有智识上的关联。 dr 当然,一个摧毁了市场经济的政治动员体制也能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一些特定的目标(例如快速建立完整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因此极权主义初期阶段的经济表现一般还是比较亮丽的。苏联和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都是如此,第二个五年计划也将就。但是就维持一个经济体的持续稳定成长而言,极权主义政治动员体制的耐久性是不足的。 ds 「国家中心论」的标志性著作是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dt Eric A. Nordlinger, 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ek Joel S. Migdal, Strong Societies and el 姚洋:〈中性政府与中国的经济奇×〉,《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8年6月号,页15-25。另参见其在本期的解释性文章。 em 「发展型国家」理论的开山之作是日本问题专家约翰森(Chalmers Johnson)在1982年出版的关于日本通商产业省的研究力作,参见Chalmers Johnson,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 1925-1975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在英文世界,对「发展型国家」的理论最为系统的评论文集,参见Meredith Woo-Cumings, e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这两本书现在都有了中译本。 en 参见Alice H. Amsden, 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Robert Wade,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eo 参见世界银行着,财政部世界银行业务司译:《东亚奇×:经济增长与公共政 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ep 将「掠夺型国家」和「发展型国家」视为国家自主性的两种理想类型,参见Peter B. Evans,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裴敏欣将「分权化的掠夺型国家」(decentralized predatory state)视为转型中中国的主要问题,参见Minxin Pei, 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 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姚洋也澄清,「中性政府」也完全有可能掠夺社会群体的利益,参见本期他的文章。 eq 国际中国学界最早论证中国也是一种「发展型国家」的论著,参见Gordon White,Riding the Tiger: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993)。令人费解的是,这一派论说居然在中国学术界长期没有得到重视。这种局面只是在最近若干年内方才有所改变,参见本刊本期郁建兴的文章。 er 「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概念同经济学中常见的物质性的「基础设施」概念相对照, 现在已经成为社会政策研究中所谓「社会投资」理论的基石。 es 参见Joel S. Migdal, Atul Kohli, and Vivienne Shue, eds.,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 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et Peter B. Evans, Embedded Autonomy. fk Peter B. Evans, ed., State-society Synergy: Government and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 ( fl 参见Michael Burawoy,“The State and Economic Involution: Russia through a China Lens”, in State-society Synergy, ed. Peter B. Evans, 150-77。这篇文章关于中国的论述基于一些中国问题专家关于农村发展的研究,尤其是戴慕珍(Jean C. Oi)关于所谓「地方性国家法团主义」促进中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论述,参见Jean C. Oi, 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fm 萨瓦斯(Emanuel S. Savas)着,周志忍等译:《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fn 莱恩(Jan-Erik Lane)着,赵成根等译:《新公共管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页4-5。 fo Ugo Ascoli and Costanzo Ranci, eds., Dilemmas of the Welfare Mix: The New Structure of Welfare in an Era of Privatization ( fp Roger L. Kemp, ed., Privatizatio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Services by the Private Sector, 2d ed. ( fq Michael Mann,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 2, The Rise of Classes and Nation-States, 1760-191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59; Michael Mann,“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 in States in History, ed. John A. Hall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113-19. 顾昕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Beat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