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观察·焦点 > 秋风:中国的城市没有社会
秋风:中国的城市没有社会
时间:2010-07-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秋风 被查看:

 

“简政强镇”的本质是把现代工商业高度集中、目前却只能呈现为“半城市”的镇,发展成为真正的城市。而从事这一工作的前提是:弄清什么是真正的城市?
这不是开玩笑。说实在话,过去十几年来,各级政府、包括那些大谈城市化的专家们的城市化理念,基本上是倒置的:它完全是经济导向的,专家们讨论的是城市化如何推动经济增长,政府也完全从经济甚至从产业的角度规划城市化,其中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用建设开发区的思路来进行城市化。
这里的开发区是广义的,包括所谓商贸区、中央商务区等等一切由政府按照统一计划建造的人口与资源聚集区。开发区本身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开发区与城市在性质上完全不同。所谓开发区,就是刻意透过规划,把同一类或者相关产业聚集于一处,以追求商业和政府财政收益最大化。真正的城市的生长过程却与此不同,它是人口和资源自发聚集的产物,此过程的主体是透过合作、交换而追求各自幸福的民众,他们的努力形成了市民社会,这个社会就构成城市的基础,也是政府管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服务的对象。
不幸的是,在当代中国,官员心目中的城市化通常与开发区建设过程混为一谈,结果导致城市完全开发区化。从北京、上海、天津,到各个地级市、县级城镇,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就是政府规划、建设各种各样的“开发区”。各级政府层层设立的工业、物流等开发区当然是典型的开发区,中心城区则充斥着大片非典型性开发区:政府不顾城市原来生态,按照长官意志进行大规模拆迁、重建,建设所谓的CBD、文化旅游区等等。即便是住宅区,也基本上是按照开发区的模式规划、建设的,因为政府和开发商在此过程中唯一考量的因素是自身经济收益最大化。直到今天,某些地方还在大规模地炮制这样的开发区,并把自己伪装成城市化。
由此形成的人口与资源聚集区很难说是城市,不过是一个开发区或者多个的联合而已。这里确实形成了人口的聚集,产业也不能说不繁荣。但在这里,人不过是产业体系、经济体系的附属品,城市规划、公共品安排的重点不是人的生活,而是产业增长、经济结构、税收潜力等经济性指标。在这样的“伪城市”中,没有社会,没有作为现代城市之基础的市民社会。这样的城市理念、城市形态,不仅让城市生活丧失内涵,也让城市经济结构单一化。
珠三角地区广泛存在的“半城市”地区面临相同的困境:它同样呈现为成片成片的开发区,同样没有市民社会,因而不像真正的城市。它们基本上不过是工厂区的集合而已。这里虽然有高度发达的产业,却没有城市型的经济形态。城市型的经济形态应当是以本地人口为就业主体,以内生的服务业为产业主体,经济活动从属于当地的社会、文化脉络。这样说有点抽象,换一个简单的说法或许更为直截了当:支撑珠三角这些处于“半城市”状态的城镇产业,完全可以在一夜之间搬走。这就说明,这里没有城市型经济。基于对产业转型的前景,广东提出了产业转型的设想。不过,珠三角真正需要的前瞻性转型是从发展产业到推动市镇化,让诸多处于“半城市”状态的城镇发展成为真正的城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决策者超出产业看发展。一个地方变成城市,首先是个社会与政治问题。因为,真正的城市的基础不是大工厂,而是市民共同体,市民们通过各种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市民社会。产业、经济活动不过是市民社会的一个领域,一个比简单的开发区更为丰富、深厚的城市型经济形态,将伴随着市民社会自然地发育生长。
那么,如何构筑市民共同体?在珠三角地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打破“半城市”内部人口之间的相互界线,通过渐进而坚决地改革户籍制度,吸纳外来人口,推动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相互融合,成为一个共同体。广东在这方面已经启动改革。同时还需要变革政府治理模式,容许市民自愿组织,形成市镇的公共生活。这样一个市民社会是城市型经济形态生长发育的社会与文化基础。
当代中国城市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社会,因而没有市民的公共生活。政府的权力垄断倾向,与产业化、开发区化的城市化进路相结合,让城市过度经济化。城市似乎只是产业、经济活动中心而已。广东“简政强镇”改革是一个契机,因为这些城镇规模略小,比起那些政府权力过强的大城市,在这里,市民社会更有可能发育。这样的城市化过程或许比较缓慢,难度也相当大,但这是城市化的唯一正道。
 
(责编:Beatles)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周内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