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纵横专题 > 企业家群体的公共伦理 > 理解慈善从理解王石开始
理解慈善从理解王石开始
时间:2008-06-30 来源: 作者: 被查看:

理解慈善从理解王石开始 尴尬中只能沉默


2008年05月26日 5月21日,王石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在那个时间、那个特殊情况下,那样一个回帖是非常非常不适当的。”这一切源于他认为200万元的捐款是一个合适的数目。

  从5月15日到21日,短短的7天时间,社会上展开了激烈的捐款数额和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大讨论。许多人在网上表达了他们的愤怒:赚得多的人就应该多捐,王石是负面典型,丢中国人的脸。很多港台企业、外国公司都捐了超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作为自封的中国“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你的社会责任心何在……

  对于捐款,无论数额大小,都应该持正面态度。数额不应该成为评价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是否慈善的标准,一个仅根据数额来做评价的慈善环境肯定是不健康的,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站在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社会的负面舆论会降低捐赠者的积极性,进而损害捐款效率。因为捐款人会不急于捐款,而是根据社会舆论的反应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案,但这个方案未必是社会期望的。

  许多人痛斥王石是觉得万科的做法是没有CSR的表现。但究竟什么是CSR呢?按照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的定义,CSR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应型的,一类是战略型的。反应型企业社会责任又分两种形式:做良好的企业公民,比如进行公益性捐助,减轻企业价值链活动对社会造成的损害。战略型社会责任,则是寻找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的机会。

  由此来看,捐助只是CSR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据冯仑讲,王石在震后第二天就飞去灾区,与万科建筑研究中心的工程专家和清华大学地震研究所的专家一起在万科开发的住宅小区开展勘查工作,总结抗震结构的损坏程度,改进今后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难道这种行为不是CSR的表现?

  我们可以再做一个猜测:在多捐钱就是负责任企业的论调下,相信很多企业的捐款数额早已超出预算的慈善支出和不可预见费用。他们必须填上这个大窟窿,方式无外乎节流增效,或者将成本转嫁到客户、员工、股东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头上,或者导致资金运转不畅,影响企业的长久发展。长此以往,反而会打击全社会的善心。

  再回过头来说说万科起初捐的200万元。王石的解释是:万科每年的股东大会授权的做公益活动的资金是1000万元,之前已经用了800万元,只剩下授权的200万元,所以一次就把200万元全捐出去了。这体现的是万科对股东的尊重。在冯仑看来,这是上市公司负责任的起码表现。

  这几天,记者联系了多家跨国公司想谈谈什么是成熟的慈善行为,但它们都婉言拒绝。一直以来,跨国公司都以企业公民的普及者和教练的身份出现,它们愿意在任何公开场合与公众分享自己的CSR理念及经验。但这次,它们却选择了沉默。其中的许多家公司正因捐款数额不够大而被公众质疑,在这种尴尬中它们只能选择沉默。(吴晓燕)


(责编:文纵小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