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纵横专题 > 80后的被“关注”与被“理解” > 安平:“80后”只是张远未清晰的脸谱
安平:“80后”只是张远未清晰的脸谱
时间:2009-11-13 来源:2009年10月22日 长江商报 作者: 被查看:

 

“80后”一代风华正茂,“80后”的话题已经老掉牙。不过,前几天,有网友发帖《房子让80后成为最没志气的一代》,面对窘境和困境,如泣如诉,还很是动人:“如果在20年前的今天,你问一个北大学子的抱负,他一定会回答你‘我将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终生’;如果你问10年前的北大学生,他会回答‘我将成立中国的微软公司,一定会超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今天的北大学子,其抱负却转变成为尽早拥有自己在北京的房子,这样父母来京自己就不会太‘囧’。”

说实话,对“80后”这个词,我是有所保留的。首先:除了相近的出生时间,“80后”还有什么共同特征,足以将他们标识成一个主体?在中国,由于悬殊的社会分野和贫富差距,即便同年同月同日生,也会有的一出生就在21世纪的华尔街,比如生在上海富户家庭;也可能近于20世纪的非洲,比如生在贵州的某个山村。不幸的是,围绕着这两个极端所存在的人群,如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和广大农村区域的人口,都非常多。

“80后”出生时间的中值是1985年,当时中国贫富差距已不算小。而25年来,所有官方公布的数据都证实,差距不是在缩小,基本上是不断在拉大的。

不消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哪怕出生在同一时间,他们的生活方式、性格特征、生存状况……都会差异巨大,很难置于统一的群体内。上述帖子讲的“80后”,恐怕只能理解为城市中某个群体的共同生存状态。

可是,美国不是也有“垮掉的一代”、“婴儿潮一代”吗?关键在于,美国社会的开放性和扁平化远非中国可比,并且美国有庞大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孩子,彼此间的相似性总是大得多的。

事实上,“80后”作为泛指的名词,考虑到所谓“80后”人群事实上的分裂,“80后”这个词,更多的可能还是部分80年代出生的人,满足自我关注需要的产物——在上海的报纸上,隔三差五就会看到这样的标题,从“某80后当处长”到“某80后入室抢劫”、“某80后飙车撞人”……拜托,“80后”最大的都已经29岁了,29岁的成人,无论当处长还是作奸犯科,都很正常,哪代人不是如此呢?这和“80”这个年代又有什么关系——难道一个29岁的成年人做点坏事很奇怪么?每次看到这样的标题,我都不无阴暗地想:这记者或编辑,准是“80后”的。别的年代的人,不大会往这个上面扯。

不过慢着,虽然我不相信进化论,但说一代不如一代,显然也是扯淡。特别是,这种群体意义的自我关注,主体意识的强调,就没什么好处吗?

不去考虑那些牵强的因素,一个具有强烈共同体意识的群体,无论是以出生年代区分,还是以社会阶层、生活地域来划分,理论上都有利于发声更响亮,也有利于利益诉求的清晰表达与舆论环境建设——之所以说“理论上”,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以“80后”为名发出的声音,多数还局限于自怜自伤的抱怨,较少有人明确地主张与诉求。

并且,群体认同固然有诸多有利之处,但也会有其他的问题:比如对历史的“集体性遗忘”,甚至那历史就在自己出生的年代发生;比如王小波笔下的“集体性癔症”,一个例子是“抵制家乐福”。祸兮福兮,尚属难言。

从明年出生于1980年的人年满30,到出生于1989年的人步入而立,还有10年。假若我们愿意接受“80后”这个被脸谱化的称谓,那么这个脸谱的表情究竟如何,至少要10年后,才能初步判定。而无论怎样,它最终都不该是一个太“囧”的表情。

作者系上海资深媒体人

 

(责编:文纵小编)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