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历史观 > 列表
视 野 / 历史观
土地与工业化视野下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曹锦清    时间:2017-12-15    查看:95 次
明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该文从土地制度和工业化互动的视角考察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探索当前所面临的新挑战。该文指出,土地制度的变化构成认识改革的关键性线索之一,改革开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在土地制度与工业化、城市化之间建立的正向反... 【查看全文】
“良知”的发现是具有文明史意义的事件——“晚明”时代、中国的近代与阳明学的文化理想
张志强    时间:2017-09-05    查看:2931 次
在白银货币体系确立、社会流动性增强、庶民社会初步形成的晚明,“欲望的解放”成为时代精神主题,既有的社会与价值秩序难以安顿个体生命并赋予其意义。对此,阳明学构想了关于社会重构的一整套理论方案,确立了“良知”的意义,意使个体重新落实伦理价值,在... 【查看全文】
修远研究报告:中华文明与中国共产党
修远基金会研究部    时间:2017-06-08    查看:6741 次
中华文明在这一百多年发生着根本转型和更化复兴,是无可置疑的巨大事实。在这一根本转型和更化复兴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大且最有影响力的政治组织和行动主体,也是无可置疑的巨大事实。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文明这一承前启后的主要的实践主体和创造主体,... 【查看全文】
马海云:清代的“族-民”政治与“回-儒”文化
马海云    时间:2017-06-05    查看:6529 次
每一种文化表述都有其特定的政治、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汉人士绅有关“回回”的话语根植于汉语历史文献对古代西北族群——从晋代的胡人到唐代的回纥/回鹘——的记忆、想象和传承;随着清代西进扩张,中原士绅有关“回回”的文化想象与历史记忆相联系并被赋... 【查看全文】
张志强:超越民族主义:“多元一体”的清代中国 ——对“新清史”的回应
张志强    时间:2016-04-11    查看:5917 次
历史叙述,自古以来在中国不仅仅存在着求真的知识性面向,也发挥着塑造和凝聚国家观念和政治认同的现实功能,充当着塑造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和历史神话”的角色。因此,“新清史”虽然只是学术流派的一种,但是其背后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到了中国的文明主体性问题... 【查看全文】
谢茂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正当性与传统政治之关系
谢茂松    时间:2016-03-01    查看:6550 次
现代中国党政合一的政治体制,与传统政治的关系究竟为何?本文作者指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不在“名”上,而恰在“实”上继承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的精髓。今日中国政治制度恰是政党政治与士大夫政治的混合。学院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实践之间的脱节,正源于对这一承... 【查看全文】
党章与宪法: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的建构
强世功    时间:2015-07-29    查看:8538 次
我们理解的中国宪法绝不是一个成文宪法文本,而是包含在了这种法律多元主义规范要素的宪法体系中,其中党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3.0: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与未来
修远基金会    时间:2015-04-09    查看:8309 次
2014年初,修远基金会设立“社会主义3.0”课题组,试图从历史、现实及未来三个维度探讨中国的社会主义,对毛泽东时代1.0版本社会主义、邓小平时代2.0版本社会主义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对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时代未来的社会主义进行理论探索。 ... 【查看全文】
汪晖:当代中国历史巨变中的台湾问题
汪晖    时间:2015-01-30    查看:10696 次
我们需要在“历史终结论”的范畴之外,共同探讨新的道路。如果沿着这条道路尝试开启新的政治实践,新的空间、新的可能性、新的力量就有可能涌现。这是全球性的政治危机,不是局部危机,所以探讨中国政治的新形态,也有全局性的意义,不是个别的和局部的意义。... 【查看全文】
群众路线:人民民主的当代实践形式
修远基金会    时间:2014-12-11    查看:22083 次
全球化时代,无论是东方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寻找新的政治资源,藉以疗救日益僵化的政治形式,而群众路线,恰恰可以作为新时代政治的灵感来源。群众路线的要旨,在于它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循环的动态政治过程。先进性的政党到群众中去... 【查看全文】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下一页
  • 末页
  • 3433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