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历史观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道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道路
时间:2010-09-30 来源:《文化纵横》2010年10月刊 作者:齐仁 被查看:

 

 文章全标题为:《论中国模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道路》

地推动马克思主与中华传统文明的融合

——者的

历时一年时间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中国模式研究小编辑部提交了本告。在“中国模式”的各种讨论之中,以中国中国而非以西方中国,以中国化克思主义论“中国模式”,以中国共党的理践作“中国模式”述的主线在学界尚属首次,无疑,它需要极大的理勇气和理智慧。

自中国共党成立以来克思主思想体系和社会运就深深地嵌入中国的近程之中,它深刻地改和塑造了中国的社会构和国家命运,与此同克思主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不断与中国的现实史文化相融合生出克思主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系。理解中国30年改革、60年建国、近百年富国兵的史道路,解中国崛起的内在讨论“中国模式”的构成要素,不可能不面中国共90年的,不可能不面中国共党指思想的克思主,当然也就不可能不面对马克思主在中国的不断新与——亦即中国化的克思主

克思主中国化是一重大的理工程,它不仅关乎中国共党意,也乎当代中国30年乃至60史的合理性的解,同乎未来中国乃至世界展道路及文明式的探索。中国能否社会有大的,不取决于造的速度,更取决于它能否在展模式、制度建理道德以及人文文化上示人以楷模。方面,充分吸了中华传统文明精髓的中国化克思主,已了它的思想光芒。依此道路继续,更自更全面地推文明对马克思主的消融整合与发扬光大工程,中国就有可能建立起不同于西方的世界史叙事和人文明,就有可能引社会踏上新的文明坦途。

 

本 文 摘 要 

们拟将“中国化克思主”作中国模式的关键词,将“克思主中国化”作中国道路的关键词确立告的研究象。

 代中国践中包含着的指性理就是中国化的克思主。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理流派能像中国化克思主深刻而清晰地解中国的建展与崛起,因为这些成就本来就是在中国化克思主的指下取得的。

 在文明史的意上,克思主在欧洲的出意味着西方文明的完成或终结,意味着西方文明所含的斗争逻辑已走到了点,意味着在一新的基上的新的人文明的出已不可避免。

 把中国史的特点概括:学-- 新型文明、大一国家、先体。三者是中国史的最根本线索,不可或缺。以上的三个特点是大的中民族雄踞世界数千年而不堕的根本原因。其重中之重是以民族脊梁杰出代表的、身系文明与政治命脉的志士仁人体。

 一是克思主与中国传统文化会通的关键点,是唯物辩证法和中国传统哲学都把握到的物史活的基本律。西欧的克思主由于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强调立、斗争的一面;中国化克思主第三期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忽动变绝对性的前提下,重事物一、和的一面。

 中国模式的真正秘密,底是中文明传统代表。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一百余年的中国代化之路走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从外国的模仿、学习进展到了自信、自环节

 

21一个十年已经过去了。是国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化的十年,是我国国力迅猛增的十年,也是我国与西方达国家之的消势对世界格局著影响的十年。一点,即使不那友好的人也以否了。西方国家的有之士更是从个十年的态势地意到,21留在未来史上的等大事,或就是中国崛起。如何正确看待、合理解中国崛起,如何总结过去、前瞻未来、把握在,并在此基上制定既不落后于展形,又符合当前实际的理论纲领、国家略和实现路径,在中国知界、理界面前的课题

一、中国模式与克思主中国化

(一)当前形的若干认识

十年中国的强劲发展差不多出乎所有海外中国研究学派的料之外。那些从欧美以及俄国的展道路提的理框架及其衍生策略面中国经验出明的不适

战结束之后,主宰西方国际关系学的理框架基本是终结论”与“文明冲突”。它将国际关系理解政治制度之的斗争与文明之的斗争。“终结论认为,在自由民主制度与其他政治制度的斗争中,自由民主利,人的制度将止在自由民主全面利的刻。个理以西方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政体斗争原型,总结战头头是道,而在解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即遭挫

“文明冲突认为际关系的基本线索是以宗教信仰为阵营的文明之的永恒冲突。宗教信仰之非此即彼,是以文明冲突不可避免。以西方中世以来经历的宗教原型,解欧美与伊斯世界得心手,但在解文明与西方以及伊斯兰关又面——中文明根本不是一个用宗教就能界定的文明,也从来不把出于宗教征服欲的文明冲突视为理想或常

用“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解国的展及其对现代世界的影响都是失的。在20两大阵营发生政体冷,在21美国与一些伊斯国家生正面的文明冲突之,中国似乎都是有意站在第三方。这种以“斗争”、“冲突”模型的理难处理一个要么团结第三世界,要么韬晦的第三方。

此外 “大国”以及比较传统的“现实均衡”。前者以西方近代以来西欧列的争霸原型,解西方霸国家崛起的史也颇为有效,当一个低崛起、晦的中国有与美国共管国势时也不堪使用。后者以拿破帝国以来西欧民族国家之折冲樽俎的和平努力原型,当遭遇中国这样几与全部欧洲相等,高速展不断赶超列的例子,也无法套用。

在以上些西方学界的解体系中,“终结论”破得最底。正是中国持强劲展使得个以美式民主类终极社会的史神信誉地。“终结论”以及“大国”、“国体系均衡”都是以西方基本材料的。后两者懂得从事和史料出,尊重国政治的实际运作逻辑,而“终结论完全是将唯心主义逻辑与自由主理想史料的果。这样的理,崩是必然的。

在其余的派理中,“文明冲突”的基关怀当然仍是西方中心的,其解释逻辑也体了西方文明固有的特点,不问题视野与敏识则超越了单纯的西方史,得中国的理。但之也不能依与套用。所有些理都是从外部看中国,用西学解中国,无法深切地体会中国的一切,无法把中国的事情真正解清楚。而无法解中国也就无法解释这个世界,无法胸有成竹地待未来。

我国的理界与略思想界面着同的考于中国的巨大展及其藏的各机遇与问题,最具解策能力的本是我国理界。但由于近30年来知界受制于西方学思潮,理上的自主乏,其解体系基本受制于西方某个流派,要把中国道路当成西方学不那完美的例子,要当成更糟糕的例外。由于中国经验缺乏真正的尊重,因而也就无法予深刻的体与解。其衍生的国家略同是可疑的。

与海外理流派相比,国内知界主流甚至更少正面地解释这30年的展成就,而是将改革放中出问题视为主要象。

中国出的方不外乎如下三:追求自由民主社会的普世主、追求底平等的激以及回中国传统的保守主。其中在知界或地受到主流同的是第一。后两思潮在某程度上是第一的回。自由民主的普世主义药方与上述的终结论共享了同的理前提和政治理想,即认为随着中国的展、经济改革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成熟,应该采取相的政治体制改革,走西方的自由民主之路。

西式的自由民主道路既无法明中国30年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更不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出路。它甚至无法完全解欧美本主义强国的崛起,也无法解决当前本主世界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中国的经济、社会进步与行政效率等一系列展成就,都是在中国有体制的基本框架下取得的。没有中人民共和国个基本体制,就没有中国的展,也没有在展中步调整、解决问题的根本保

国内的另外两思潮,是看到了改革程中生的一些消极象,主要是社会不平等加、文明同感削弱和道德价值观滑坡。它们对些消极象的认识和解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两者出的应对策略全都是倒退:一是倒退到改革放之前,另一甚至要照搬古代儒家,倒退到近代之前。它们实质上是要以消生命的方法来治疾病,在否定中国展道路的前提下解决展中的问题

以上三思潮有个共同之,就是中国的文明、制度或者展道路采取部分或者全否定的度。激否定了30年以来的中国,自由主否定了60年乃至5000年以来的中国,保守主否定了100年以来的中国。

(二)应该如何看待与研究“中国模式”?

了系中国经济与社会30年的展成就,国学界近年提出了“中国模式”。框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上述解模式中含的普遍主与西方中心主。从国外的有关讨论看,个框架主要30年的表面经验入手来解中国的展,无法从根本上理解中文明的特有精神,也无法从根本上同情地理解中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制度,这导致它中国的解仍不无隔靴搔痒之憾。然如此,蓝图还是提供了深化讨论的广,所以逐在我国学界得到了比广泛的回

从当前国内外的讨论看,个理仍然在争、摸索段,尚未出可被各方面共同接受的解体系。中国模式的主认识当代中国,而其依据的几乎所有讨论框架都来自西方社会科学的各,其参考经验也主要生于西方世界中心或边缘史。在这样的学术传统之中,“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已是于主流学的一大突破,但要把个概念深入述,有待于突破用西学传统中国经验必然来的隔膜、生硬与歪曲。由于学界几乎所有的学科都以西学楷模与准,一突破是极完成的。也就意味着,要准确、切、深刻地描述和解中国经验,既必以学术讨论为前提,又不能完全受制于当前任何一个具体学科。正是当前中国研究的麻所在。

究竟当如何看待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又当如何看待“中国模式”的提法?此,本文的回答是:自信、自、自知之明。

中国30年的展成就是不容置疑的,其崛起道路既没有遵循本主社会的逻辑,也不尽符合典的克思列宁主的社会主。一般而言,社会展的学与理都有一定的经验支撑,中国的崛起是走前人从未的道路,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也就没有任何教条可以援引。一点,学界有人表出了极大的不自信,总觉得我走了歧路,要此路将不通,要在走完段歧路之后会走到“普世文明”(冷战结束之后特指西方文明)的康庄大道上来。就完全把事情搞倒了。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人民共和国保持了60年的高速展,超速走完了西欧国家花200多年时间走出的工化道路,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的奇迹。面对这样史成就仍然妄自菲薄,以中国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人,应该好好擦擦他的眼睛,补补的骨气了。代中国的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此首先当拿出充分的自信加以肯定。而中国的展秘密正在于没有照搬西方或者前苏联的建模式,走出了切合自己传统现实的新路。

“中国模式”个概念清楚地表明了中国的展道路遵循着自己的逻辑。其中包含的自信与自当肯定的。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模式的瓶。大体而言有以下三点得注意。

其一,中国的展仍在行之中,所有于中国模式的概括应该是小性的,而非总结性的。中国的展具有独特的摸索、试验、及时纠正与有力推放的学机制。本身就属于中国模式重要的内涵。因此,任何中国模式的概括不当成中国步发展的教条,而应该像它的研究象那保持着对实践的最大程度的放性。

其二,由于中国的展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念等一系列复杂领域的整体性程,当前于中国模式的讨论不可避免地在盲人摸象的局部研究段,尚未抓住复杂面相中的主方面。用学界的话说就是尚未找到“中国模式的关键词”。[1]中国模式尚未破是中国模式当前最大的欠缺所在。

其三,毫无疑,中国模式的主要力,来自改革30煌成就的释兴趣。但在解释这30,却不能画地牢,只就行解。如要探索中国崛起式展的最深根据,就既不能割裂新中国的前后两个30年,也不能割裂新中国的60年与辛亥革命以来的另外40年,更不能割裂辛亥革命以来的共和国100年与中文明的整个5000年。

基于上述考,我们拟将“中国化克思主”作中国模式的关键词,将“克思主中国化”作中国道路的关键词确立告的研究象。“中国化克思主个概念里已包含克服割裂史的向、建立改革30年与之前的中国当代史的连续性的意。本告将更从中文明的主要特征出,勾勒理解“中国模式”的完整野。

(三)克思主中国化及其文明史意:本告的研究主与研究方法

用“中国化克思主中国模式,又用文明史“中国化克思主”立。可以料,这样的研究思路会引起学界的疑何要用一个出自“主流意”的概念去回界的问题里要交代一下我在方法上的考

中国的展是一个新事物,中国展中的问题是一些新问题。要认识这个新事物,解决些新问题,非得有真正的理论创新不可。要更好地展中国,就要研究、认识她;要深切地解中国,就要正、肯定她,而不是像一个旁者那冷漠地审视她。肯定中国、解中国、展中国,就是我的基本出点。更具体地,我们强调以中国解中国,就是以中国的理中国的象,以中国的略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中国的自指引中国的道路。

些理略、自并不是知分子在书斋闭门果,而是代中国的践中已包含着的。没有理的盲目践根本无法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天地之但凡心智人格健全者均当承代中国的大建成就是在中国共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代中国践中包含着的性理就是中国化的克思主。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理流派能像中国化克思主深刻而清晰地解中国的建展与崛起,因为这些成就本来就是在中国化克思主的指下取得的。代中国的将在中国化克思主的指引下继续。中国化克思主代中国践的自觉环节,代表了中国经验的自我概括、中国道路的内在指引和中国模式的真正蓝图。研究中国建展、崛起之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总结中国化克思主生与展;应对当前挑、解决未来问题最有指的做法就是进马克思主中国化的理就是本告的两个基本任

克思主本身的利高潮有一个从西方到方的递进过程。克思主脱胎于西方文明,展于西方文明的,大成于方文明,就是一部克思主展史。在文明史的意上,克思主在欧洲的出意味着西方文明的完成或终结,意味着西方文明所含的斗争逻辑已走到了点,意味着在一新的基上的新的人文明的出已不可避免。克思主在俄国与中国的展意味着人文明的新形,意味着西方文明史地位的终结方文明的复兴

随着克思主中国化的深化,我需要更加自同中国文明的极意,吸中国文明的丰富智慧。此,我须对中国的文明、社会与政治的特点有新的认识

首先,中文明于中国和世界同具有普遍意。中国文明既有具体性、特殊性,又有其普遍性,从来不存在脱离普遍的具体,中国文明和克思主都包含着普遍真理。只有通过对这普遍真理的“造性合”,才能新性理

其次,中文明博大精深,是儒法互、儒道三教交融的文明。它肯定此世、不薄来世、取、唯时为大。“经纬天地曰文,照四方曰明”[2],中国文明有教化四方、天下一的大理想,其内部有很大的力、性和包容性,有应对的丰富源,特是在学、消化和吸收外来文化上能持一折中益、不断新的辩证,使中国利回了很多外来文化的挑,并把它自己的西,包括把克思主中国文明的一部分,极大地增加了中国文明自身的活力。

第三,中国文明以延展的社会构与西欧克思主上的封建社会有很大不同。从秦朝始,中国就取消了封建制,而行郡制,并逐确立起士工商四民流的社会机制。中国古代自秦以后不存在格意上的封建阶级阶层,而是一个通文明纽带统合起来的土社会。这种社会中所孕育的“天下公”的大同理想、“和万邦”的宏大抱、“民邦本”的民理念、“均富、等贵贱”的平等意、“利用厚生”的民生主、“事求是”的生活度、“生生不息”的辩证,都为马克思主中国化,特社会主革命提供了坚实的文明基。在此意上,中国文明与克思主具有极和性。

最后,中文明是人唯一不断延至今的文明体。中国文明自秦至清两千多年,虽历经改朝代,但维护传统文明的正是有其内在连续性的。中国的文明史与政治史彼此支撑,均无断裂。文明的常名教或核心价没有生根本性动摇这种定的社会文化构不是缺点而是点,它既保了中国文明生命绵长,也保了中国文明始将一个中央集的大一国家作自己的政治追求,作为载体与护卫,始有力的一国家当作维护展文明的必要条件。就是中文明至今延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文明体的连续性是与政治体的一性高度合在一起的。传统中国从来没有割裂文明与国家,从来没有割断道与政。文明体要依靠政治体来保,政治体要靠文明体来支撑。没有政权护卫的文明是脆弱的,没有文明支撑的政是非正的,无合法性的。

在中国史上,使得文明与政治始保持个高度一致性的秘密在于体。秦以来,中国正王朝的体成——只要它没有政的德性和能力——基本都是按照传统核心价值观以不同的方式从社会中拔出来的秀分子。他既是文明的承者,也是政治的担当者。他的德性和才干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学得到的。他的地位不是世的,而是被拔的。他来自人民,又具有一般群众没有的先性。他在朝美政,在野美俗,在代巨变时时损益。他是按照志士仁人的准培拔的。他们应该是,而且往往是中国史的中力量。底,这样一个在其他任何文明中都找不到似特征的先进团体的存在,才是中文明—国家既延不又不断更新的社会政治基

上所述,我把中国史的特点概括,学新型文明、大一国家、先体。三者是中国史的最根本线索,不可或缺。没有学新的能力,中文明就不可能化外内,将一切外来文明因素化、壮大自身的力量。没有中央集的大一国家,中民族就没有一个保自己文明的大政,就会失抵御和消化外来挑现实。没有一个政的先分子体,政治就是一家一姓的事,就不可能制度性地、模地拔民众中的秀分子去治理广的疆域和不同的民族。大一的国家就不会有相称的担者。掌握中文明精髓的人就会与世俗政治生活分离,中文明就无法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体出来。中国就会像其他文明形政教分裂、封建割据、上下隔

以上的三个特点是大的中民族雄踞世界数千年而不堕的根本原因。其重中之重是以民族脊梁杰出代表的、身系文明与政治命脉的志士仁人体。有了这样的民族先,即使在国家分裂亡、文明受挫衰弱的危难关头能一阳来,更始建国。中民族在史上遭受了多次重大挑,其中任何一次都足以切断其他任何文明或者国家的延。但中民族和中文明一次次顽强地重新站立起来,中国是中国。

民族同凭借三个特点应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挑,在模仿西方各种现代化方案的基上,消化和掌握了克思主,建立了中国共党,造了中人民共和国,行了人类历史上罕的跨越式大展。中国共党和史上的志士仁人先进团体一,是中民族的道和国运之所在。而中国化克思主,正是在代西方文明激之下,中文明传统的延和再生。在个意上,中国化克思主就是中文明传统代体

30年的中国崛起,必放到清以降中民族曲折的代化道路中来考察。所中国模式的真正秘密,底是中文明传统代表。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一百余年的中国代化之路走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从外国的模仿、学习进展到了自信、自环节

中国化克思主就是中国模式的内在自。中国化克思主思想体系的建也就是中国模式的自我解。概括中民族代化道路的最好尺就是克思主中国化之路。本文按照中国文明与国家的命运,把条道路划分革命建国、改革展与崛起复兴三个期,其理成果也相划分种历史形。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中国模式,不包括崛起展的模式,也必然包含了作为历史前提的革命模式与建模式。

二、中华现代文明--国家之建立与中国化克思主史道路

(一)中国化克思主第一期:毛泽东思想的建立

争爆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在展因本主的侵凌而为继。正如上文指出的,大一的危机在一定条件下能文明本身的危机,在中国近代史的端得到了最明的表——不但中国的主土完整与社会制度受到重的威传统中国面外来文明之信心与从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甚至中国文明自身存在的正当性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疑。在此“数千年未有之大局”下,传统中国建立在文明同基上的国家—社会形出全方位的危机。一全面危机体现为

1. 国家危机。以文明而非族裔根本纽带统合而成的传统中国,在必须进行全民动员与外来强敌生死相搏出的“一散沙”之状直接威到中国作独立国家的存在;

2. 社会危机。传统中国用以系社会系的常名教、宗族制度乃至“亲亲尊尊”之基本价,均受外来文明之重冲,社会经济制度也伴随着中国入半殖民地状疾之迁,无法继续为传统纲纪之依凭,促使纲纪说趋于衰微;

3. 政治危机。在国家危亡、世道漓之,非但政的合法性受到动摇,政对应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理念也被根本性地疑。由于外来力的不断侵入,大一国家所凭藉的中央集复维系,列扶植其代言人实现对中国分而治之,从而形成了事上的地方割据之政治格局;

4. 民族危机。由于清政终坚持以少数族群作国家的主,面的侵凌,非但无法以天下共主的身份行全民动员组织抵抗,且于民的救亡运多行阻挠压制,甚至在最危难关头有“宁与友人,不与家奴”之直接引烈民族主色彩之反革命的爆并最终导致清政的瓦解。

近代中国所遭这种全局性危机,是一切非西方民族被西方列强摄纳到其主本主—殖民主体系之世界史的影,也是作整体性的方文明在先西方达千余年后被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新所超越和侵迫的共同命运之一部分。如何终结这样的乱局,实现中国的独立一,是中国近代史所提出的最重要也最迫切的问题

要完成救亡与新生,首要之任在于选择可行的道路。纵观整部中国近代史,除中国共党人所选择的道路外,一直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各以“救国”或口号的思潮。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1. 抽离具体政治内涵之“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2. 以尊孔读经立教的方式重建中国传统3. 完全无条件地接受西方之价理念的“全西化”;4. 法西斯主的极端国家主5. 国民党理核心的三民主6. 以改造村作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之根本的村建7. 试图调和“英美之政治民主”与“俄之经济民主”的第三条道路。

以上诸种及其践的失,最根本的原因皆在它无法解决传统中国向代中国的化:化必是全面根本的,要求与之相适的全面的社会改造,而不可能只着眼于某一局部;化是在外力裹挟逼迫下生并伴随着危机不断深化的,故而必然体现为极巨大的史断裂,无视这种断裂而认为传统自身可自然地渡到代之想,只能流于虚生于外侵凌民族于生死危亡之,必号召动员组织最广泛之民众参与方可成就,这绝非移植西方的理念与模式可以达成,而必然要借助植根于中国传统现实的自有源;而欲达到万众一心之局面,必一的领导核心以作担当。要言之,要实现华传统文明的复兴实现新一的学新,必首先克服政治危机,在大一国家的基实现文明从学习创新到自信自展。而史任落在一个既能秉持传统操守和使命,又有代政治智慧和建国纲领,更能最大模地动员民众,并将之组织为现代主国家的人民主体的先分子体肩上。体必须对代中国面总问题给予一个完整的理论说明和践解决。

正是在与上述各思想流派不断接触和斗争的程中,作中国共党人的路线指引的毛泽东思想运而生。它将克思主的基本原理造性地贯彻运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践,使其一体中均有中国之特性,适合于中国之特定的史与现实,并使之上升为带有普遍性的理高度,从而实现了具体与抽象、特殊与普遍、中国与世界元素的一。

一革命路线的提出和付诸实践并最取得利,志着中国共党主体性的成熟与主体意的升,从中国现实独立思考和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有意地将中国传统的政治经验克思主的基本原理加以合,启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产为方国家行社会主革命、建立社会主国家的世界史新路向。

这种党的主体性的关键,即在它始思想和政治建,教育和改造党的思想,使之一到正确的路线之下并形成定的集体意志。中国共党尽管在构成上期以来并非以工人主,却始保持团结的工人阶级政党,又能自地反映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心声。正是在个意上,中国共党既是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党的双重先锋队身份及其思想建在其党建程中的先地位,使其保持着于学的持久情和趣,并不断地通向人民学与向典学习这途径充实发展自我,从而得以保持现实问题的高度敏感和自我完善的勃勃生机。如同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今天的中国是史的中国的一个展;我克思主史主者,我当割断史。从孔夫子到中山,我们应总结,承继这一份珍遗产”。[3]中国共党的这种习风格、践与机制,既是克思主政党本的体,更是中国政教文化传统的延发扬。在此基上的党建,既是作中国革命与建领导核心的政治主体建,也是作之承者的文明主体建;在中国共领导行的革命建国践,既是中政治共同体的重构,也同是中文明的重建。

建国后,以毛泽东同志代表的中国共党人依然持以我主、事求是的原,没有照搬苏联式的中央主、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之又的全民所有制体制,始了建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的探索。共和国前30年的毛泽东时代,通成功地塑造社会主的新型人格典范、道德理想与价值观,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性和主人翁意实现了新中国的跨越式展:用30时间基本完成了西方达国家达百余年的工程,建立了较为产业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和遍布全国的交通运行了针对江河湖海的大模治理,在全国范大力田水利和村基础设施,完成了人迄今止最大模和最迅速有效的盲和文化普及,培了具有自主研能力的高素伍。针对战时代美两大阵营对垒局面,毛泽东同志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世界”理,建立了世界意战线,极大地拓展了新中国的政治与外交空一切都改革放后国力的持快速增奠定了坚实的基。没有人民共和国前30年在政治、经济、科技、理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整体成就,中国的崛起是不可能的。

在此期,新中国的建是在敌对势力的全面封与武力威行的,酷的生存境使得“斗争”一主得异常充分。斗争逻辑期居于主地位,既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是国政治斗争的客所致,同也是中国在行跨越性的社会主设过程中新旧矛盾集中爆的体。“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在当时语境下被着重强调,所针对的不但是2050年代苏联提出的“全民党”的概念,也是于国民党政以全民党自居最终导底失史教的深刻记忆。尽管一系列理践造成了重的错误与沉重的史后果,但于在社会主国家体制已确立情况下自身之阶级代表性日益模糊的中国共党而言,如何在由革命党向政党化的程中始保持党的先性、斗力和领导核心地位,始是一个必须严肃的重大问题。在此意上,毛泽东时代的有探索,无了怎重大的曲折,于社会主国家及其政党均具有普遍意

中国共党在毛泽东思想一中国化克思主大典范指实现的革命建国,突破了主要建立在欧洲经验上的民族国家构建模式,塑造了作56个民族一体之中民族的集体自我意。中人民共和国的生,既是古老史的延,又是全新的端与起点;既是代民族国家的建,同又是民族国家的超越。在此意上,毛泽东思想本身即参与构成了新代中民族自我身份同的内在依据。

泽东思想所开创的中国化克思主是中文明乃至方文明走向全面复兴志。在中国化克思主指引下,通中国革命奠造的中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使得中文明的复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现实性。中文明的复兴展示某全新的生活方式与展道路,从而启人文明的新元。

(二)中国化克思主第二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系的构建

克思主中国化的第二段,是在国家内部震和外部格局生巨大化的情况下,泽东思想的深化与展,其代表成果是中国化克思主的二期成果:以小平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观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系。一成果的取得同于改革放的深入展与中国重回世界之复兴文明的程。

1. 改革放——克思主的民本之路

文革之后,小平恢事求是的精神,捍了中国化克思主连续性,发扬了中国共党把克思主同中国传统智慧合起来的传统小平理相当强调辩证法的一原,推崇传统实践智慧的中道思想,以此打破改革放初期的各局限和教条束如“社会主级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划和市都是手段”、“一部人先富起来,最达到共同富裕”等断,都是小平从克思主,汲取“允厥中”、“两用中”的中道智慧所作的理判断和新。更重要的是,小平理论还发扬了儒家的治国智慧,弥补马克思主政党经验和理的不足,将儒家治国的“民本主”、“民、安民、教民”思想贯彻到“物文明建和精神文明建”的述中,用来自儒家的小康—大同系的学化解了式唯物史中僵硬的

小平理在大一国家和民族精英——共政的基上,引入了市场经济。面文革后期的困境,他果断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断。如何展?怎么发展?他出的答案是引入市场经济。社会主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既体克思主注重展生力、解放生力的唯物史,也体了中国传统文明中民本主的精神,所仓廪实而知礼”。从而予了中国代化新的活力。

最后,小平理论坚持并展了当代先体——中国共政的根本原。无克思主国家学的角度来看,是从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对强有力中央威内在需要的角度来看,或者从中国士大夫精英政治传统的角度来看,中国共党的领导是中国代化建设获得成功和中文明发扬光大的根本保此,小平认识深刻,他指出:“中国要出问题是出在共党内部”,“到底,关键是我党内部要搞好。”在小平提出的四基本原中,持党的领导是核心。同,汲取传统智慧,提出一国两制,重新行使香港的主且力争以和平方式一台湾。小平深刻地理解到,保持中国共党的先性是大一国家存在与富的前提。

改革放以来的成就和教复证明,政党理解和持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史特性,并而将克思主与中国传统有机地相互,社会主就会取得成,否代化建就会遭遇重大挫折。

2. 三个代表——先体建的新

如果说邓小平理论为国家一、民族富持治国者体先性的,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为治国者的主体地位来了自,并且深入探索了保持治国者先性的方式,更是把些在小平理中的政治略提升到文明复兴史高度加以理解,从而在新中国的史上首次重建了大一国家、先体与学新型文明的整体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个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新型社会逐形成。这为国家治理和政党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此,中国共党自到,要完成从“革命党”向“政党”转换,必全面推党的自我建,探索政党国家系的新模式。以江民同志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期如何重建先体的重要问题

要“代表中国先力的展要求”,要求中国共继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代化方式。

要“代表中国先文化的前方向”,要求中国共党要“立足于改革放和代化建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传统[4]。在传统文化的基克思主,促民族的复兴为单纯展主了文明复兴史正当性基

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继承了小平理所体传统民本思想,并在此基上一方面要求党吸收新生阶层中的秀分子,另一方面要求大党的群众基,使党“成中国工人阶级锋队,同中国人民和中民族的先锋队”。就既承了“七大”的党建路线,更承了中民族拔先体治理国家、担文明的传统

一个强调自我建、自我提高的政党,在治国践中机敏定地学探索,既是中政治文明传统的当代体,也是中国模式得以确立的关键因素。[5]

史地看,自1978年以来,改革放的正当性是由作为进步的一展主来支撑的,即“展就是硬道理”。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超越了单纯经济进步叙事,澄清了展的史目的,提出了“中民族复兴”的纲领性表述,对发展本身正当性论证史性突破,是当代的先政治经济之上的文明使命的自信。这种自信正是中文明血脉里包含的元素。“复兴”一昭示了中国在重建国家力之后,将更始重文明传统。中国的崛起是政治经济史上的重大事件,更具有世界文明体系轮转之宏是上文总结的中政治文明三大整体特点重建之机,也是克思主中国化中国模式的决定性献之一。

3. 科学展——代化的新道路及其与传统的自觉结

如果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高度的文明自信提出了展的史目,那第四代则开始以文明自觉进个目,并同时历史性地提出了展方式问题

体上来看,改革放成就巨大。但中国的国际处境和国内形仍有不少不容乐观,一方面,西方列数百年来在世界秩序中享有的支配越感被中国的展所撼,将崛起的中国作挑的国家已中国略上的遏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在解放生力的同,无束的市场经济所含有或致的各种问题渐显现,例如富分化、民生艰难、吏治坏、劳资冲突、染、道德秩序瓦解、基矛盾尖、政治同削弱、社会冲突加等等。

对种种问题,以胡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系统总结承了前人的有关观点和思路,以文明自度,以中文明中“和”的概念,提出了与西方文明不同的景—— “科学”。使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展方式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成熟的认识

科学终涉及的决不展方式和展道路的问题,它含了更重要的目的关怀。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基上,第四代领导集体具体强调了中国展的目的是“以人本”、推建立和社会乃至和世界。就将文明自信推到了文明自

领导人中,第四代领导人首次明确提出党在纲领上也承了中国传统文化。[6],不是从传统文化的宝取个片断,而是通、整体的反思,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来,作为执纲领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体在第四代人的“和谐观”上。

涛从中国传统思想中挖掘出和的理念,提出构建“和社会”的主,将“和”作全面建小康社会中追求的理想秩序。“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和”思想注重从整体来考察、理社会系。在尊重彼此内在价、差异性和多性的同强调彼此的共同一致、相互依和有序定的系。就提出了一个与注重从个体出强调冲突、斗争的西方文化迥然不同的理念。“中民族的复兴予了具体内容,也整个方文明在世界尺度上的复兴指出了方向。

“和社会”野中的“和”,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心与身四个方面的系,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乃至人文明建的方方面面。科学与和谐观的提出,表明政党作的担当者始体统关怀,并试图从中文明出来建立政的正当性。觉继承了中国政治史中既担当国家治理,也有天下关怀的先体的文明位置。

最能体出文明秩序关怀的,当属“社会主核心价体系”的建。不仅这个体系的目,而且个任本身所体政党的行动逻辑也表明它超越了西方一般意上的政党,而更多地属于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先传统

随着科学的提出,中国模式入了从自我建到自我意段。海内外的中国模式也正是在期出并得到讨论的。用中国模式的内在,中国化克思主的探索之路入了第三期。个指向未来的度必将改善和明确中国代化建的道路,深化中国模式的自我意和自我解

三、推中国道路、深化中国模式:中国化克思主第三期的理使命与略任

中国化克思主第三期的主要任是秉承前两期探索的精神和成果,步发掘中文明的宝贵资源,探索中国化克思主新成果,而形成一成熟的、与西方文明不同的代化模式——中国模式。然目前无法确知一理成果和具体践究竟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展,但是,我至少可以预测未来的中国化克思主成果必要指在社会建政、大国崛起和文明复兴四个方面行成功的社会主义实践,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路就是要自构建“和文明”,尤其具体化“和的”物、精神、政治文明建与“学型”政党建

(一)中国化克思主第三期的四大略任

第一,社会建。推进现代化,全面建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持续发经济的同,注重道德气建境保与人文承。全面小康社会的本是社会和,是一包括共同富裕在内的,及文化繁、政治清廉、社会公正、人际关系融洽、美的全方位和

第二,政。中国社会正在施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建方略,建期至少必一二百年。这样百年大进军不只是一两代人的事情,因此,一定要保的接力棒利,保证每一代跑在同一个跑道上,否就会失也是中文明承几千年的启示:一个秀的、有着持追求的精英体是我民族大、中文明延的根本保。因此,党的领导须贯穿中国社会展、国家崛起与文明复兴的整个期。

第三,大国崛起。中国在经济、政治、事和文化上的全面崛起必然会格局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及到和的国政治秩序的建设问题。在程中,我既要提升自己的合国力,通力争取更多的在国社会的,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同又要向其他国家展示我与西方国家的斗争哲学不同的和文化,通和平展、和谐发展、和平崛起来塑造一不同的世界政治文化,通过软实力来和、吸引其他国家,增的影响力。

第四,文明复兴。从文明史的野看,在人类历史上文明从来就不是一元的,今后的人文明也应该是多性的。文明没有贵贱之分,以斗争哲学核心的西方文明并不是普世文明,它甚至包含着其他文明乃至整个人的威。近代以来,西方文明造出了大的斗争能力,试图征服自然、征服其他文明。中国崛起、中文明复兴可以从根本上挽救西方文明类带来的全面性的危机,以和文化的中民族可以与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和平相、共同展,与其他文明一道建世界文明的新样态是人类历予中民族的史使命。完成一使命,将是代中国全人所作的最大献。

上述四大略任是相互依的。世界文明格局的整有于中文明的复兴,中文明复兴离不中国的崛起与中国共党的政,文明的使命一定要有政治上的担当者,造与治理大一国家是先体的天。那割裂文化与政治、割裂文明正与政治正点是错误的,那割裂党和国家的点是极其有害的,也是不符合中华传统政治律的。

(二)和型文明建

复兴文明传统史任底将落在不断展的中国化克思主身上。个体系的建立,正在于造性地合了在古今中西各大传统,特是其中最大的两个——代表西方思想最传统克思主和代表中国思想最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克思主中国化的第三段,我的根本任就是要自构建和文明,回四大略任,并最文明的整体复兴

首先,要建立“均衡展”的和的物文明。具体地,就是以可持的、均衡的科学文明的主要内容。既要从自然那里经济发展与社会前的物质资源,也要担起人万物灵长对于自然境的守护职责;既包括了传统的物文明概念,也包括了最新的“生文明”概念,它体了中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与西方文明、西方本主在自然与物质观上的根本区

其次,要建立“道德本位”的和的精神文明。里的精神文明指道德气以及在此基上的基本社会范,它既包括普通群众的社会理,也包括社会精英当担的社会任,当引尚,更包括先人物、党干部也就是政治精英必的政治理,起到的道德表率作用。在此,尤其要注意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建,它是道德气得以形成的基,既要注重一般社会气的基性道德气建,更要注重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当具的先性道德气建

最后,要建立“人民共和”的和的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的目不是泛而言之的“民主”,而是和的民主,也就是党内民主、商民主、人民民主些不同的民主域之的相互促同的和谐关系。我用中人民共和国的国号来命名与之相的政体,把“和的民主”称“人民共和”,其要在于:以民本、选贤与能、商共存。

以民本是指人民是政治的起源与最目的——主在民。在治理国家,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政治践中,当保那些弱群众与大多数人的利益;选贤与能是指从群众中拔具有良好素的人才,在践中加以培,将些先分子组织为人民群众的先锋队,治理国家、教化群众、引社会,也就是党在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制度性地位——治、教在党;商共存在狭上指政党(中国共党)与参政党(各民主党派与社会达)以政治商的方式共同管理国家事,在广上泛指在理人民内部的各矛盾,无矛盾及的是哪些社会与政治体,都以体现协商精神的方式,从全局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导向,加以协调与解决。避免矛盾激化,争取双方克服分歧,共同展。

(三)学型政党建

--新型文明的先,一定是富于学--新精神的学体。中国化克思主践主体是中国共党;和文明的建,尤其是以“人民共和”理念指向的政治文明建关键也在于代表选贤因素的党;在当前峻的内外挑下,肩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任的先体——中国共党,如何能保持先性,如何能自身的格,既是完成克思主中国化第三期略任关键也是中国化克思主第三期体系中必然的成内容。我们认为,唯有发扬文明的“学习传统”,克思主中国化的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努力建立“学型政党”,才有可能达至上述目

世界上的各大政治思想流派里,没有比儒家更加强调的,只有儒家把学习视为政治(而不是科技或者宗教)的关键。“学”本来就源自儒家的典。《论语》第一句话讲的就是“学而时习之”。儒家典里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却叫《大学》。古往今来,政党或者体世界上多的是,但认为执格有于不断学的,只有儒家和中国共党。

型政党建着和文明建。党干部学的首要内容是培政治家的道德人格,即是和精神文明要求的“先值观”。它的出点是家庭情,但其核心是把情推广到国家乃至天下的公心。也就是,人民群众首先心自己与小家庭是自然的,但党干部首先切的不应该是个人及其小家庭,而是人民、国家、党以及中民族个大家庭。些既符合共道德的要求,也是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展。

其次,政治家要学政治智慧。没有足的政治智慧,党干部的私德再好,也可能在决策与治理上出,出好心坏事的局面。政治是入世做事的,因此政治智慧的第一要认识世界大、国家大事、地方民情,大局、通民意,理解党的指思想、理解中央的路线、方、政策。政治不是打独斗,是团结人一起做事的,因此政治智慧的第二要善于人、勇于用人、能够团结人。

再次,党干部要学专业,例如了解与管理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以及一些前沿的科学技。但政治家不是专业是一个点而非缺点,要警惕家至上主与技中心主。政治家不必善于将兵,而善于将将。应该首先把合适的人到合适的位置上。要正确地人、用人、团结人,需要政治家的道德人格和政治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领导干部专业上的缺陷。

第四,学的方式,取决于学习对象和学内容。向圣,可读经、体悟;向人民学非接触群众、深入基不可。两点都不可偏

第五,学型政党与以德先的干部一起来。干部拔是讲选贤,是偏向“学而优则仕”;党的建,是偏向“仕而优则学”。两者的一就是学型政党的建当把党成一个学道德人格和政治智慧的学校。应该把大学成学道德人格和通科学的学校。两个目标实现了,建政治文明略任就成功了一大半。

四、从国家富到文明复兴——中国化克思主第三期学史地位

中国模式的深化必然以中国化克思主第三期的探索与建设为准衡。一理体系的史使命在于通完善中国模式达到中文明的代自,从而完成从国家富到文明复兴程。

中国化克思主第三期既全面深化了克思主,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承者和展者。一是克思主与中国传统文化会通的关键点,是唯物辩证法和中国传统哲学都把握到的物史活的基本律。西欧的克思主由于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强调立、斗争的一面;中国化克思主第三期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忽动变绝对性的前提下,重事物一、和的一面。

中国化克思主第三期不仅仅让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与世界的实际还应进马克思义传统与中文明传统合,把论证阐发民族复兴的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中国化合起来。

史地看,在略高度明确而自地提出承中国秀文化传统将是中国化克思主第三期的一个明特点。与中国化克思主的前两期有所不同,第三期的中国化克思主义对传统的运用与认识并不限于局部与片段,而是在本与精髓方面下功夫。整体意上的辩证“和就是传统的精髓。

在把个本性把握与建中国特色社会主的具体目标进接之后,就可以真正自地启文明对马克思主的消融整合与发扬光大工程,出自己的世界史叙事。中文明作新型文明曾消融整合和发扬光大一切大的外来文化。就是辩证的“和非但是中华优传统文化的本特征,而且是克思主从西到东发程的真正的内在追求。只有把克思主与中国文化传统地、深刻地、全面地合起来,才能使中民族的复兴具有具体内涵和世界意,才体了文明自而非单纯国情怀克思主本身会随着合走向深化和升真正地走向方、走向世界,逐步摆脱西方斗争型文明形成段的克思主义带来的不良影响。复兴了的中文明会随着合接管克思主的世界史使命,担文明与世界秩序求未来的天赋职责

(作者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中国模式研究小

 

[1] 雅主《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三联书2010年版,第22

[2]《尚.典》孔达疏

[3]《中国共党在民族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22

[4]《江民文》第3卷,第559

[5] 雅主:《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第278

[6]涛明确指出,科学、“和社会”理念和社会主核心价体系,是在“总结中国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上提出来的,也是在承中民族秀文化传统的基上提出来的。”胡涛:《在美国耶大学的演》,2006421

 

(责编:Beatles)
顶一下
(23)
10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