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纪的长久而持续的精神运动的顶峰,那麽对它就能有更好地理解。 据”Intellectual Breakthroughs in the T’sang-Sung Transition,” in Willard J. Peterson, Andrew H. Plaks and Ying-shih Yu, ed., The Power of Culture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94), pp.158-171译出。(曾建林 译) [1] 〈天台法门议〉,《全唐文》卷517,第22册,台北汇文书局影印本(1961)。 [2] 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页71。英译见Philip B. Yampolsky,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3] 同上,页72。 [4] 普济,《五灯会元》卷3(中华书局1984)。 [5] 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1(中华书局1994)。 [6] 道宣,《续高僧传》,收入《高僧传》二集,卷21〈僧善传附僧袭传〉,第3册,(台湾印经处,1961年刊本)。 [7] 普济,《五灯会元》卷9。 [8] 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16。 [9] 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4。 [10] 普济,《五灯会元》,下册,卷15(中华书局,1984)。 [11] Sebastian Franck语见Max Weber, General Economic History(Frank H.Knight, The Free Press,1927),p.366. [12] 《昌黎先生集》卷11,《四部丛刊》本。 [13] 陈寅恪,〈论韩愈〉,《金明馆丛馆初编》(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0),页286。 [14] 《昌黎先生集》卷12。 [15] 赜藏主,《古尊宿语录》,上册,卷5〈临济禅师语录之馀〉。又《景德传灯录》卷16〈全豁传〉也有「智慧道师」语(《四部丛刊》本)。 [16] 《闲居编》卷19〈中庸子传〉,续藏经本。 [17] 《镡津文集》卷14〈非韩上第一〉,《四部丛刊》本。 [18] 《镡津文集》卷1〈劝书第一〉 [19] 《镡津文集》卷9〈万言书上仁宗皇帝〉 [20] 《二程集•程氏粹言》卷1《论学篇》(中华书局,1981)。 [21] 《二程集•程氏粹言》卷126(中华书局,1986)。 [22] 《朱子语类》卷21下。 [23] 《朱子语类》卷7。 [24] Arthur F.Wright, 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p.93。 [25] 惠洪,《冷斋夜话》卷10「圣人多生儒佛中」条,四库全书本。末句中的误字据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10所引校改。 (责编:Ye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