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视 野 > 历史观 > 陈晓律:关于英国自由党百年沉浮的几点思考(2)
陈晓律:关于英国自由党百年沉浮的几点思考(2)
时间:2010-07-07 来源:《世界历史》2004年第5期 作者:陈晓律 被查看:
  三,时运不济
  1945年是英国社会重建的重大时刻,也是自由党半个世纪来命运的转折点,它基本划定了战后英国政党政治的格局。自由党曾寄于很大希望的贝弗里奇报告尽管富有建设性,但前期的政治劣势却使自由党的建设性纲领无法成为一种宣传性的纲领,反而成为别人的嫁衣。大选的最终结果是工党获得巨大的胜利,自由党却再一次遭到致命的打击。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起草人贝弗里奇本人以自由党身份参加1945年大选也遭到失败,而自由党的很多社会改革的设计,包括贝弗里奇报告此后实际上也已成为工党的专利。17在混合经济与福利国家成为战后英国社会的共识时,其理论的原创者却由于大选的落败而被挤出了英国政坛的中心地带。自由党获2,248,226张选票,12个议席,占投票总数的9%。而与这种比例不相称的是,贝弗里奇报告曾获得了86%民众的支持。18
  然而,与自由党在大选中失势的情况相比,英国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对自由党的命运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1945年以前的英国社会,实际上处于一个既是由贵族政治向大众民主政治的转轨,也是一个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向福利资本主义社会转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政治势力都必须尽其所能,纵横捭阖,争取在这一大的变局中获得自己生存的机会。而1945年以后的共识政治,则表明“尘埃已经落定”,英国政治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在前一阶段被排挤出局的对手,已经很难寻找到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种基本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所谓新一波现代化浪潮的冲击,英国的重工业比例在下降,社会的流动增加;其次,是整个社会生活水平在提高,而福利制度的建立使全体国民都多少分享了现代社会进步的好处;第三个更重要的变化是由于战争,原有的阶级观念和偏见受到巨大的冲击,正如一位当事者所说,战争只有一个,并且是唯一重要的结果:它立即并全面地将所有的阶级“拉平”了。19
  从这样一种角度看,可以认为自由党的政党纲领和总体计划有一种错位:在需要战斗性纲领之时,自由党提出的是建设性的纲领;在需要建设性纲领时,别人“接管”了自由党的纲领,它却没有什么办法证明这是自己的“知识产权”。虽然1945年未能执政,但重新上台以后,保守党却认为战后的这种共识是一种保守主义的共识,并宣称保守党将会加大公共开支以支持福利国家,决不会再让英国回到30年代的困境中去。如果自由党的领袖克莱门特·戴维斯出任保守党提供的教育大臣职位,自由党还可以在“保守-自由”的联合政府中占据一席之地,但他在党内的压力下拒绝了这一职位。20结果,自由党连战前在联合政府中分享执政权利的小伙计地位也失去了,战后的“实践共识政治”很快将自由党彻底淘汰出局。
  战后长达数十年的繁荣,逐渐地模糊了英国政党的界限,政党之间的竞选更多的是做秀。这一平淡的过程,使自由党几乎没有什么可能的作为。
  英国的两党制起源于现有的执政党与国王的合法反对党。这样一个历史架构的基本条件是,两党不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敌人,而是具有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的竞争对手。然而,要真正达到这一共识并不容易,只有在社会大体不需要剧烈变动的时期,这一点才有可能做到。总的来看,二战后出现了这一局面,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都是在这一基本“共识”基础上开始了战后政坛上的角逐与政治上的整合,并在战后半个世纪形成了一些新的英国政治特点:
  第一,为了尽可能的吸引社会的各界精英分子加入本党,各党意识形态的色彩日益淡化,各个政党之间的政策差别越来越小(工党最终废除党章第四条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换言之,在自由党丧失自己的阵地后,意识形态的旗帜却不如当初重要了。
  第二,更加关注选民的实际利益,倾听选民的呼声,并以此作为政党制订政策的主要依据。结果是造成两个大党的政策日益趋同,党派之间的根本区别已日渐模糊。如果说90年代以前各党由于历史的原因或为了做秀还会强调一些自己应该坚持的原则,那么90年代以后这种差别几乎完全消失。21
  这种新的政治游戏规则,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利于现存的政党,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可能执政的反对党,而根本窒息了任何第三党可能的上升途径:毕业于牛剑的杰出人才是很难加入一个难有执政希望的政党的。这对于不幸丧失了传统大党地位的自由党自然是雪上加霜。不过,一些可能的变化依然存在,这就是社会急需某种大的变革的时期,或是所谓的共识调整时期。这样的机遇一是1979年的大选,二是1997年的大选。
  1979年英国经济的“英国病”弊端尽现,以反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右派思潮逐渐占据了上风。这时的英国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政治变革的风暴,这次变革的主要对象是战后的共识。自由党在长期的失落中,已经意识到无法单独执政,所以,其制定的执政战略就是与其他政党的合作,但时运不济的是,这种合作是与工党的合作(19777年月28日自由党与工党签订了竞选合作的协定),结果不仅自由党没有获得任何酬报,反而替工党分担了民众对工党政策的不满。22所以,指望自由党来承担这种打破共识的任务,既没有实力,也没有相应的思想基础。而保守党的撒切尔政府获得了339个具有压倒性多数的议席,使保守党第一次扮演了从“右”的方面主动改革的角色。其实质,则是调整战后过于偏重平等的国策而将效率重新置于优先位置。
  如果这一次自由党未能把握时机,那么,1997年的大选提供了另一次机会。这次变动被英国学者称为寻求新的共识的斗争,其本质是在承认效率的基础上,使撒切尔主义变得更有人情味。其中最大的变数来自工党。在很多方面,处在台下的工党比保守党的成员还关心保守党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正如丹尼斯·考瓦拿夫总结的“从某些方面来讲,撒切尔夫人对工党的影响比她对保守党的影响大得多”。23工党的成功在于它积极地将保守党的实质政策纳为己有,同时又利用保守党长期执政的弊端对其大加鞭挞。重组后的自由民主党在90年代也有很大的进展,其基本政策是在工党与保守党之间保持等距,但实际上依然与工党接近。它的竞选宣言“有所区别”被保守党称之为“自由-劳工”宣言。它在一些地区夺取了保守党的议席,但收获依然不如工党,自由党最终结果是在这次大选中获得了46个议席,16.8%的选票。24这对于自由党固然是一个重大的胜利,但不仅离工党419个议席的距离太大,就是与第二位保守党的165个议席,也有数倍的差距。换言之,1997年英国社会再次有了变动,自由党虽然有所斩获,但要重新上台几乎还是一个梦想。
  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自由党的百年沉浮,我们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自由党的失势并非是其基本原则不合英国社会的潮流。自由党作为政党的衰落并不意味着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衰落,恰恰相反,自由主义政党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成功而造成的,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组织与宣传方面的失误。自由党下滑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和政党本身的因素,但自由党能够与社会民主党组合,在英国政坛上长期作为一支有影响力量的存在,则证明它仍有活力。自1980年以来,它与社会民主党的得票率一直在20%以上,1992和1997年的两次大选中,自由党的得票率也保持在17%。25自由党的纲领总的来讲与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是吻合的,正如自由党议员罗伯特·麦克伦南引用圣经时所说,“自由人永谋自由事,也必将与自由事业永存。”26这是自由党历经低潮依然能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政党的区别日益模糊。正如理查德·罗斯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所说的那样:“政党还有什么区别吗?”他的理由是:第一,政党更多地是被动地反映公众舆论,而不是预先引导;第二,尽管其鼓吹者不愿承认,但竞争性的政党之间纲领越来越趋同;第三,政党制定的纲领对其执政的政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27换言之,英国现代政治的发展使政党日益成为一种纯粹的政治机器,这也使政党原有的纲领日益成为一种工具,什么纲领能够吸引选民,什么纲领就受到各个政党同时地吹捧。所谓的政党原则性,不仅丧失了原有的神圣光环,也已经开始成为一种被人嘲笑的话柄。
  第三,由于政党的日益工具化,政党机器的效能自然成为能够执政的首要因素。由于这个因素,政党领导集团的团结至关重要。不仅自由党在20年代由于其领袖人物的自行其是而遭到灭顶之灾,就是它的对手也是这样:80年代工党的党内分裂使工党屡屡失利;而保守党90年代的分裂也使保守党丧失了执政党地位并给工党创造了上台的机遇。所以,领导层分裂的政党必然是失势政党。从这个角度看,自由党能否东山再起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策略,还要寄希望于对手领导层的分裂,这样才有可能获得上台的时机。然而,从一种长远的角度看,即便自由党有一天能够上台,它的含义也将完全不同。因为,英国的政坛上已经不再具有原来意义上的保守党和工党,当然也不可能有原来意义上的自由党。人们发现的只是一些政党机器的符号,以及一些牛剑出身的高手利用这些符号牟取自身的政治利益而已,至于这些机器符号的称谓,已经不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看,不仅自由党早已消亡,工党和保守党也已经寿终正寝。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以后,英国的政党政治已经成为另一种“游戏”政治,只不过,游戏的角色由原来的贵族变成了新的社会精英。所以,21世纪将是英国政坛上没有实质性政党,而只在存若干政党机器的世纪,或许这种现象也会在整个西方世界蔓延。到那时,如果不是从技术层面,而是再从某种“意义”上讨论某一个政党的兴衰,即便不使人觉得过于牵强,也会使人有自作多情的感慨。
总之,自由党的沉浮实际上是英国社会与政治百年变化的一个缩影。我们从自由党这一“失败者”的角度探索这一段历史,不仅可以从另一种角度考察英国的政党政治,也可以从中寻找到某种历史的智慧,获得某些耐人寻味的启迪。
 
  【注释】
  1 参见:乔治·丹尼菲尔德与皮特·斯坦斯凯《自由英国的奇怪死亡》(George Dangerfield, Peter Stansky, The Strange Death of Liberal England ,)斯坦福大学1997年版, 克理斯·库克《自由党简史》( Chris Cook, A short History of the Liberal Party1900-2001), PALGRAVE ,英国2002年版. 罗斯·麦克宾《工党的演进》(Ross McKibbin,, The Evolution of the Labour Party 1910 - 1924 )Claredon Press 纽约1974年版, 皮特·克拉克《兰开夏与新自由主义》(Peter Clarke ,Lancashire & the New Liberalism )剑桥大学 1971年版, 我国学者佘云霞也对自由党衰落的原因和起始时间做了探讨,见《世界历史》2003年第二期佘云霞“试论英国自由党的衰落”。
  2 马尔科姆·皮尔斯与杰弗里·斯图尔特《英国政治史,1867-1900》(Malcolm Pearce and Geoffrey Stewart, British Political History,1867-1990)伦敦1992年版,第197-198页。
  3 克理斯·库克《自由党简史1900-2001》(Chris Cook, A short History of the Liberal Party1900-2001), 第7-12页。
  4 罗伯特·布莱克《从皮尔到邱吉尔的保守党》(Robert Blake, the conservative party from Peel to Churchill), Fontana Collins, 伦敦1974年版,第139-141页。
  5 克理斯·库克《自由党简史1900-2001》 第19页。
  6 亨利·韩麦尔《工党:1990-1998》(Harry Harmer, the labour party 1900-1998) 朗曼, 伦敦1999年版.第11-12页。.
  7 罗伯特·加纳与理查德·凯利《今日英国政党》( Robert Garner and Richard Kelly, British Political Parties today.) 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42页。
  8 诺顿与奥勒《保守主义者与保守主义》( P. Norton and A. Aughey, Conservatives and conservatism, )腾普斯密斯出版社(temple smith), 伦敦1981年版,第175页。
  9 约翰·金德蒙《英国的政府与政策》(John kingdom,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politics in Britain, )政治出版社(polity press), 牛津1999年版, 第243页.
  10 约翰·金德蒙《英国的政府与政策》 第38页。
  11 格雷·特里德加《1918年以后英国西南地区的自由党》( Garry Tregidga, the liberal party in south-west Britain since 1918, )埃克特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5页。
  12 格雷·特里德加《1918年以后英国西南地区的自由党》第14页。
  13 阿瑟·马威克《1930年以来英国、法国与美国关于阶级的印象与真实的情况》( Arthur Marwick, Class: Image and reality in Britain, France and USA since 1930,)威廉·柯林斯出版社( William Collins),1980年版, 第51页.
  14 保罗·安德森《通向1945之路:英国政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Paul Addison, the road to 1945: British politics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海角出版社(cape),伦敦1992年版, 第367页.
  15 理查德·伯拉米《重新思考自由主义》( Richard Bellamy, rethinking liberalism, A continuum Imprint,)伦敦 2000年版,第75页.
  16 转引自来恩·戴尔主编《保守主义语录字典》(Iain Dale, ed, dictionary of conservative quotations), 政治家出版社(politicos publishing), 英国1999年版, 第88页
  17 米切尔·黑尔《英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Michael Hill, social security policy in Britain,)爱德华·艾尔嘉 有限书局(Edward Elgar limited press), 英国1990年版, 第31页.
  18 戴维·达顿《1945年以来的英国政治》(David Dutton, British politics since 1945,)布拉克威尔出版社 (Blackwell publishing), 英国1997年版 第17页.
  19 阿瑟·马威克,《1930年以来英国、法国与美国关于阶级的印象与真实的情况》,第213-215页。
  20 约翰·查麦里《保守党政治史1900-1996》第141页。
  21 戴维·达顿,《1945年以来的英国政治》布拉克威尔出版社(Blackwell publishing), 英国1997年版 第154页。
  22 克理斯·库克《自由党简史》 第163页。
  23 戴维·达顿《1945年以来的英国政治》布拉克威尔出版社(Blackwell publishing), 英国1997年版,第148-150页。
  24 自由党在1988年3月3日正式与社会民主党合并为自民党,但本文为便于前后衔接依然使用原名称。
  25 约翰·金德蒙《英国的政府与政策》 第244页。
  26 邓肯·布雷克与罗伯特·英厄姆主编《自由主义语录字典》( Duncan brack and Robert Ingham, ed, dictionary of liberal quotations,)政治家出版社( politico's publishing), 英国,1999年版, 第6页。
  27 罗伯特·加纳与理查德·凯利《今日英国政党》第251页.
(责编:RXX)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投递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