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经贸关系波澜再起。自2005年中国与美国、欧洲分别展开的纺织品贸易大战以彼此都接受的折衷方案结束之后,中国与西方在贸易上虽然不时小打小闹,但像目前的中美轮胎特保案这样的上升到政府交锋层面的事件,似乎是很罕见的。自此事发生之后,许多观察家都在警告不要因此而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连锁反应,给正处于复苏之中的两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带来麻烦,中美两国政府也应顺应各方的呼吁,尽快给这起在错误时间爆发的贸易争端“熄火”。这需要双方的政治智慧,而事先考察一下火情的由来,也许有助于两国政府思考如何灭火。 其实本次争端的预兆早已显现,只是在9月11日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连续三年施加惩罚性关税时,方引起媒体的普遍关注。早在今年4月,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即以中国输美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诉,其法律依据是通常被束之高阁、在特殊情况下才拿出来挥舞的美国《1974年贸易法》421条款。6月该委员会做出有利于工会的调查结论,提议奥巴马采取关税措施,奥巴马则在美国国内激辩医疗改革的重大时刻采纳该建议,而中国商务部迅即做出反应,在两天后宣布对美国出口中国的部分汽车和肉鸡产品进行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 迄今为止,此事的整个过程都显示,这是在全球性的现代自由贸易体系之中发生的一起典型的贸易摩擦事件,它所反映的是两国之间、甚至两国国内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特定的环境与条件之下,各自援引不同的法律规则与贸易工具,在既存贸易框架之内进行的一场博弈,只不过由于发生在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之间,才带上了较多的政治色彩。 从奥巴马的角度而言,他当然知道突然采用特保措施会激起中方的强硬回应,但权衡利弊之后,仍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毕竟钢铁工人联合会等美国工会是奥巴马的重要政治盟友,为了实现顺利通过医疗改革方案这个事关民主党执政生命的大事而冒在局部贸易领域与中国冲突的危险,这在他看来是个值得做的买卖。而且,奥巴马可以以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做出的相关承诺作为依据,为这一举动提供法理上的完满性,而中国虽然可以对这一依据提出质疑,但却需要由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来做出裁决。 从中国的角度看,此事虽由美国挑起,但由于轮胎贸易只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个小支流,所以中国也只是做出了有限的反击。从表面上看,双方虽然刀来枪往,舌战激烈,但其实均未将主要火力投入使用,而且严格遵守着贸易战场上的“战争规则”。两国其实都明白,若因小衅而大开战端,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所以接下来奥巴马需要合理化解国内工会制造的压力,找到别的安抚工会的方法,不要再将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扩展到钢铁等其他领域,而中国也应在仔细评估奥巴马动向的基础上,深思熟虑地做出反应,也给对方提供改变政策的空间。避免大规模贸易战的关键是双方都不能屈服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并通过有限的贸易政策交锋与谈判来实现“以战止战”的目标。 近年来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贸易纠纷,常被一些人当作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的一个渠道,甚至被当作西方继续推行 “霸权主义”、“打压”中国的证据,而中国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的类似的、甚至烈度更高的经贸纠纷,则很少被如此解读。事实上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各国相互合作也相互竞争,大家都试图尽可能地利用既有的规则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西方国家内部的相互“打压”也十分频繁、激烈。在受到“打压”的时候有效利用规则去 “反打压”,也许能更好地消除“打压”。另一方面,面对西方社会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在发生贸易纠纷时最好不要煽动国家之间的对抗,而是利用对方阵营内部的“分裂”去合理地因势利导,实现对双方均有利的结局。在本次中美轮胎特保案中,一些中国左派罕见地和美国的保守派媒体站在了一起,甚至援引《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指责奥巴马的保护主义政策,这或许也是现代社会利益多元化的一个表现吧。 (责编:文纵小编) |